伤寒诊82条原文!

2023-08-11 07:56

伤寒诊82条原文!
1个回答
《伤寒论》原文背诵条例整理版(
2013


太阳病辩证纲要

【太阳病提纲】

1.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分类
-
太阳中风】

2.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中风。

【太阳病分类
-
太阳伤寒】

3.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病本证

【太阳病经证
-
中风表虚证
-
桂枝汤证】

4.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
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5.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6.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经证
-
中风表虚证
-
兼证
-
桂枝加葛根汤证】

7.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者,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经证
-
中风表虚证
-
兼证
-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8.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9.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太阳病经证
-
中风表虚证
-
兼证
-
桂枝加附子汤证】

10.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
主之。

【太阳病经证
-
中风表虚证
-
兼证
-
桂枝去芍药汤证】

11.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
之。

【太阳病经证
-
中风表虚证
-
兼证
-
桂枝新加汤证】

12.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太阳病经证
-
伤寒表实证
-
麻黄汤证】

13.
太阳病,头疼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太阳病经证
-
伤寒表实证
-
兼证
-
葛根汤证】

14.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15.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经证
-
伤寒表实证
-
兼证
-
葛根加半夏汤证】

16.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太阳病经证
-
伤寒表实证
-
兼证
-
大青龙汤证】

17.
太阳中风,脉浮紧,恶寒发热,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
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18.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太阳病经证
-
伤寒表实证
-
兼证
-
小青龙汤证】

19.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
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20.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太阳病腑证
-
蓄水证
-
五苓散证】

21.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
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22.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23.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水逆,五苓散主之。

【太阳病腑证
-
蓄水证
-
茯苓甘草汤证】

24.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太阳病腑证
-
太阳蓄血证
-
桃核承气汤证】

25.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
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太阳病变证

【治则及辩证要点
-
变证治则】

26.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治则及辩证要点
-
辨寒热真假】

27.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
热在骨髓也。

【治则及辩证要点
-
辨标本缓急】

28.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
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证候分类
-
热证
-
栀子豉汤类证】

29.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
者,必反覆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汤主之;若呕者,栀
子生姜豉汤主之。

【证候分类
-
热证
-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

30.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31.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证候分类
-
热证
-
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32.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
连汤主之。

【证候分类
-
虚证
-
心阳虚证
-
桂枝甘草汤证】

33.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证候分类
-
虚证
-
心阳虚证
-
桂枝加桂汤证】

34.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
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证候分类
-
虚证
-
心阳虚证
-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

35.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证候分类
-
虚证
-
脾虚证
-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

36.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
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证候分类
-
虚证
-
脾虚证
-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

37.
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证候分类
-
虚证
-
脾虚证
-
小建中汤证】

38.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证候分类
-
虚证
-
脾虚证
-
桂枝人参汤证】

39.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
,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
人参汤主之。

【证候分类
-
虚证
-
肾阳虚证
-
干姜附子汤证】

40.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
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证候分类
-
虚证
-
肾阳虚证
-
真武汤证】

41.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
之。

【证候分类
-
虚证
-
阴阳两虚证
-
炙甘草汤证】

42.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证候分类
-
结胸证
-
结胸辨证】

43.
问曰:病有结胸,有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证候分类
-
结胸证
-
热实结胸证
-
大陷胸汤证】

44.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证候分类
-
结胸证
-
热实结胸证
-
大陷胸丸证】

45.
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证候分类
-
结胸证
-
热实结胸证
-
小陷胸汤证】

46.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证候分类
-
痞证
-
成因及证候特点】

47.
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证候分类
-
痞证
-
热痞证
-
大黄黄连泻心汤证】

48.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相关问答
如何诊治伤寒
1个回答2022-09-23 12:04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持续菌血症、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受累、回肠远端微小脓肿及小溃疡形成为基本病理特征。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持续高热、表情淡漠、腹部不适、肝脾肿大和周围血象白细胞低下,部分病...
全文
《伤寒论》35条啥意思
1个回答2022-09-16 17:44
35条为“太阳病,头痛,发热,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着,麻黄汤主之。”本条论麻黄汤证治。当与第1条、第3条互参
伤寒论一共有多少条文
1个回答2023-08-05 10:07
你好,一共398条
劳动部如何理解劳动合同法第82条
1个回答2022-10-09 00:09
这你得问劳动部
惊悸如人被捉在《伤寒论》哪一条条文
3个回答2022-06-01 18:37
伤寒论没有这一条。不知道你是从哪看到的。
《伤寒论》共多少条文?
4个回答2022-05-31 15:42
397条。(伤寒论释义)
求伤寒论398条的录音
1个回答2022-06-01 03:25
讲解录音?还是朗读录音? 要交代清楚呀,大佬!
伤寒论 一天能背几条
4个回答2023-01-05 12:11
这个看个人能力,如果你过目不忘,可以背个几十条都没问题,我一天背一条都困难,不是要背,也要融汇贯通,我们学习目的不单单是为了应付考试,主要是以后用的到
伤寒论第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条
1个回答2023-06-25 23:03
具体问题是什么
学习伤寒论,必背的条文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4-03 17:35
谨记医者父母心足矣。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