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糕该怎么做

2023-08-08 16:29

2个回答
重阳糕没有固定的做法,可以是软糯糯的糯米糕,也可以是大米糕,还可以是发糕、马拉糕。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米糕,在我们老家,只有过节的时候才会吃到米糕,特殊模具做成的米糕,两个堆叠在一起,起名叫“步步高”,家人们会将步步糕放在香台上用来祈福,祈求平安、祈求五谷丰登。

我用紫薯和米粉做了紫薯米糕,不仅颜色漂亮,吃起来口感也是软糯有嚼劲儿,好吃到停不下来。米糕的做法并不复杂,甚至比发糕还要简单,4步就可以做成,喜欢吃米糕的可以记住这个方子,以后想吃就不用出去买了!

【重阳糕——紫薯米糕】
主要食材:大米粉150克,糯米粉50克,紫薯100克,白糖20克,清水50克。

【具体做法】

1、紫薯蒸熟去皮取100克,碾成紫薯泥,将紫薯泥过筛一遍,后面加入米粉的时候更容易混合均匀。

2、紫薯泥中加入大米粉、糯米粉、白糖、清水混合均匀,大米粉也就是粘米粉,可以直接买现成的,也可以将大米清洗干净晾干,再打成粉状。

3、将粉类用双手搓匀,抓起一把米粉能够成团,用手轻轻一碰又会松散的状态就可以了。

4、蒸笼或者模具铺上挤干水分的纱布,将米粉过筛,不用用力压,用刮刀轻轻抹平就可以了,表面也盖上纱布,锅中烧水,水开,上锅蒸30分钟即可。

蒸好的紫薯米糕立刻拿出来脱模,好看又好吃,软糯有嚼劲儿,清甜不腻口,放凉之后用保鲜袋装起来避免失去水分。

食材:糯米粉80克、粘米粉130克、糖40克、水110克。

辅料:红豆60克、糖30克、红枣5克、桂圆3克、葡萄干8克。

步骤:

1.准备好所用食材。

2.红枣、桂圆、葡萄干用水泡软备用。

3.红豆加水,放入电压力锅中,煮至豆子绵软。

4.加入糖拌匀,可收下汁,让糖裹在红豆表面,就是蜜红豆。

5.容器里加入糯米粉。

6.加入粘米粉。

7.加入糖。

8.加水后搓成颗粒状,平铺在烤盘中,晾至表面水分消失。

9.用网筛将颗粒过筛成米粉。

10.用心形慕斯圈摆在配套烤盘上。

11.先往里舀一些米粉铺平。

12.撒一层蜜红豆。

13.再撒一层米粉,铺一层红豆,最上层还是米粉。

14.将红枣、桂圆、葡萄干铺在表面,放入蒸笼中。

15.中火蒸30分钟。

16.成品图:

相关问答
《重阳花糕》这本书的读后感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17 15:36
描写思路:开头先描述《重阳花糕》的故事类型,之后要写关于重阳花糕对作者的故事,最后写对《重阳花糕》对我们现实生活的意义,以及其存在的寄托。 《重阳花糕》是一部散文集,《重阳花糕》主要描写了重阳花...
全文
重阳糕怎么画
1个回答2024-03-11 10:55
看着重阳糕或重阳糕的照片写生画下来。
千人糕是不是重阳糕的
4个回答2023-05-26 16:27
千人糕是一篇小学生课文。 告诫人们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其实叫“万人糕”都可以。 原文大概意思如下: 今天,阿姨请我去吃“千人糕”。 一路上,我问阿姨:“什么是千人糕啊?千人糕是不是很大?是一千个...
全文
太阳公公吃雪糕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1 00:16
1 太阳公公吃...
全文
重阳糕是什么做的
1个回答2023-01-18 23:20
重阳糕的做法是面粉大面积调拌而成的,每次做法是个是不一样,吃着吃着挺好吃的,就是做饭吃的比较困难
怎么做重阳糕
1个回答2023-01-22 15:35
重阳节被称为“登高节”,与登高相联系,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重阳吃糕称为很多地方的习俗,在北方...
全文
肖复兴重阳花糕主要讲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5-31 05:45
主要讲了重阳花糕的民俗和阖家团圆的希望。 重阳花糕,自明代开始就有,来自皇宫,传至民间。过去的竹枝词里说“尺稿庆中秋才过近重阳,又见花糕各处忙”,对应的是老百姓心底里“层层登高,步步高升”的吉祥...
全文
重阳节吃重阳糕有什么来历?
2个回答2022-06-01 13:08
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的习俗,即最初的重阳糕。糕与高谐音,吃糕有美好的意义,因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作家杨大侠认为,美食隐含文化,寄予美好。
重阳节吃重阳糕有什么含意
1个回答2023-08-10 20:44
重阳节“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而小彩旗则隐喻为茱萸。吃重阳糕的寓意,最早是由登高引申而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传说登高可以避祸。而不能登高或不想登高的人,就在家中吃糕。吃重阳糕源于“登...
全文
重阳花糕的好词好句
1个回答2023-02-02 11:20
那时还没到重阳节,巷子里的大妈大婶早早就念叨开了,谁家女子出嫁了,谁家娶了新媳妇,谁家请人做花糕,谁的手艺好,这大村大社的,可不能出去丢人。在大妈大婶的心里,扎一担鲜活、精巧的花糕,既让娘家有面子,也...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