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听穿林打叶声哲理是什么?

2023-03-19 06:30

1个回答

蕴含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仍要不畏惧不颓丧的哲理。

出处: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原文如下: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

不要听风穿树林,树叶带来风雨之声,这一切无所谓,我依然一边洒脱地长啸,一边缓步徐行。穿着草鞋,拄着竹仗,比骑马坐车更加一身轻松。

谁怕风风雨雨?我漠视这些,一生任凭烟雨迷蒙,与我同行。冷冷的春风又把我吹醒,微微感到有些寒冷。

斜阳的山头却来迎接我。回头望去,我来时淋雨的地方,一片萧条,归去时又一片平静,也没有什么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这句写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声响,这是客观存在;而冠以“莫听”二字,便有了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作者的性格就显现出来了。

“何妨”句是上一句的延伸。吟啸,吟诗长啸,表示意态安闲,在这里也就是吟诗的意思。词人不在意风雨,他在雨中吟哦着诗句,甚至脚步比从前还慢了些哩,潇洒镇静之中多少又带些倔强。

“竹杖芒鞋”三句并非实景,而是作者当时的心中事,或者也可看作是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宣言。芒鞋。谁怕,有什么可怕的。平生,指平日、平素。

作者当时是否真的是“竹杖芒鞋”,并不重要;而小序中已言“雨具先去”,则此际必无披蓑衣的可能。所应玩味的是,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本是闲人或隐者的装束,而马则是官员和忙人用的,所谓的“行人路上马蹄忙”。

相关问答
叶莫哲是哪部小说的男主?
1个回答2022-12-02 14:10
书名 类型 进度 主要角色 《诱捕花男甜心计》 青春校园 完结出版 ...
全文
关于人生哲理的莫言
1个回答2024-03-08 08:23
这是我极欣赏的一段话:人的一生,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分别代表着生存、生活和责任 。人与人的差别 ,【表面上】是财富的差别 ,【其实是】福报的差别 ;【表面上】是容貌的差别 ,【其实是】心地的...
全文
莫言的人生哲理名言
1个回答2024-03-14 08:22
莫言人生哲理名言如下: 1.一个人要知道自己的位置,就像一个人知道自己的脸面一样,这是最为清醒的自觉。洗尽铅华总是比随意的涂脂抹粉来得美。所以做能做的事,把它做的最好,这才是做人的重要。——莫言...
全文
莫言人生哲理文章?
1个回答2024-01-29 16:41
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是长篇小说《蛙》。小说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真实地反映了计划生育国策当年在高密东北乡的艰难推行过程;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
全文
万物莫不有对体现了什么哲学原理
1个回答2023-06-04 00:56
矛盾普遍性原理
主角叫叶莫的小说
1个回答2023-03-27 18:12
随身空间之叶莫
有一本小说主角叫叶莫
1个回答2023-01-25 01:25
随身空间之叶莫
关于树叶的哲理?
1个回答2024-03-10 16:54
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1、世界上没有任何两片相同的树叶,这是事物的特殊性。所以告诉我们要走出自己的人生道路,要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 2、树叶的光合作用为植物制造了能量,转化了营养,是茁壮成长的...
全文
落叶有哪些人生哲理
1个回答2024-03-14 10:30
春天来了,万物需要复苏,需要显出蓬勃的生机。叶子顺应季节的召唤,愉快的绽开了绿色的笑颜。绿色冉冉满天涯之后,它开始默默地为植物的生存提供足够的能量,并为炎炎烈日中劳作的人们送去一片舒适的阴凉。而...
全文
莫道穿林竹叶声?
1个回答2024-03-11 20:52
这是苏轼定风波里的一句诗,莫道穿林竹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仗茫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