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中的C、S、Si、Mn、P元素对钢材都有什么影响,作用分别是什么?

2023-03-02 17:42

2个回答
1、碳:碳是决定钢材性能的最重要元素。
当钢中含碳量在0.8%以下时,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强度和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
当含碳量大于1.0%时,随含碳量增加,强度反而下降,钢中含碳量增加,还会使钢的焊接性能变差(含碳量大于0.3%的钢,可焊性显著下降),冷脆性效敏感性增大,并使钢耐大气锈蚀能力下降。
2、硅:硅在钢中是有益元素。炼钢时起脱氧作用。当硅含量小于1.0%时,大部分溶于铁素体中,使铁素体强化,从而提高钢的强度,且对钢的塑性和韧性无明显影响。
3、锰:锰也是有益元素。炼钢时能起脱氧去硫作用,可消减硫所引起的热脆性,使钢材的热加工性质改善,同时能提高钢材的强度和硬度。
4、磷:磷是钢中很有害的元素之一。主要溶于铁素体起强化作用。磷含量增加,钢材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显著下降。特别是温度愈低,对塑性和韧性的影响愈大,从而显著加大钢材的冷脆性。
5、硫:硫也是很有害的元素。产生热脆性,使钢的可焊性、冲击韧性、耐疲劳性和抗腐蚀性等均降低。
6、氧:氧是钢中有害元素。降低钢的机械性能,特别是韧性及促进时效倾向的作用。
7、氮:对钢材性质的影响与碳、磷相似,使钢材强度提高,塑性特别是韧性显著下降。
8、钛、钒:细化晶粒、提高强度、减少时效。
碳:碳是决定钢材性能的最重要元素。
当钢中含碳量在0.8%以下时,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强度和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
当含碳量大于1.0%时,随含碳量增加,强度反而下降,钢中含碳量增加,还会使钢的焊接性能变差(含碳量大于0.3%的钢,可焊性显著下降),冷脆性效敏感性增大,并使钢耐大气锈蚀能力下降。
相关问答
钢材中的C、S、Si、Mn、P元素对钢材都有什么影响,作用分别是什么?
3个回答2022-12-25 18:46
钢材的质量及性能是根据需要而确定的,不同的需要,要有不同的元素含量. (1)碳;含碳量越高,刚的硬度就越高,但是它的可塑性和韧性就越差. (2)硫;是钢中的有害杂物,含硫较高的钢在高温进行压力加工时,...
全文
C、Mn、Si、S、P、Cr、Mo元素在钢中的作用和热处理时的影响
2个回答2022-07-05 16:35
1、碳(C):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0.23%超过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
全文
钢材中微量元素的作用
2个回答2023-03-19 15:51
才中微量元素的作用可能起到一个非常坚固的一些牢靠作用。
Cr、Mo、Mn等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2个回答2022-09-26 14:45
铬(Cr):在结构钢和工具钢中,铬能显著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同时降低塑性和韧性。铬又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因而是不锈钢,碳素钢的重要合金元素。 钼(Mo):钼能使钢的晶粒细化,提高淬透性...
全文
钢材的材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10-04 10:12
钢材是指钢铁材料,材就是材料的意思。
钢铁材料中的“八大元素”和“五大元素”分别都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1-25 04:07
钢铁是铁与c(碳)、si(硅)、mn(锰)、p(磷)、s(硫)以及少量的其他元素所组成的合金。其中除fe(铁)外,c的含量对钢铁的机械性能起着主要作用,故统称为铁碳合金。它是工程技术中最重要、用量最大...
全文
钢琴的演奏素材
1个回答2024-01-22 04:27
要不断扩大和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善于体察他人的内心世界,随时注意观察和体验各种生动的自然景色和生活画面。 学好钢琴首先要学会做人,你可以看看刘汉先生写的“学钢琴最怕走弯路”,书中大量介绍了作者女儿的钢...
全文
钢铁材料中的“八大元素”和“五大元素”分别都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6-07 01:31
八大元素是铁、碳、硅、锰、硫、磷、氧、氮。 五大元素是碳、硫、锰、磷、硅
Mn Cr 等各种合金元素对钢铁性能的影响
1个回答2022-11-01 16:10
2.合金元素 mn、cr、w、mo、v、ti、zr、ni 对钢的 c 曲线和 ms 点有何影响?将 引起钢在热处理、组织和性能方面的什么变化? 答:除 co 以外,大多数合金元素都增加奥氏体的稳定性,...
全文
白钢是什么钢材
4个回答2023-01-25 14:57
白钢是高速钢的俗称,但化工厂里白钢是不锈钢的俗称.在工厂工人称高速钢为“锋钢”,工具厂、刀具刃具厂生产的高速钢刀坯(由用户自己磨成切刀、螺纹刀)经过磨削,呈白亮色,故称之为“白钢刀” 英 文 名:HI...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