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两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2023-02-20 04:00

1个回答
这两句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山脉随着平原出现消失,长江流入广阔的大地。
这两句诗描写了平原广袤、大江奔流的壮阔景象。表达了诗人从山中出发进入开阔平原的时候的惊喜和震撼。
相关问答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1个回答2023-06-16 14:30
是李白《渡荆门送别》诗的颔联.(李白)乘舟顺流而下,(看到)远近高低起伏的山峦和近处、远处辽阔美丽的原野,因空间和视角的变化而逐渐地变换着位置.“随”字巧妙地将静态转化为动态,亦指物态随舟行而变.“入...
全文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给我们描绘了什么景象
1个回答2022-11-28 06:02
小题1: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 小题2: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小题1: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而行,它们在广阔 的原...
全文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了什么景象?
1个回答2023-02-20 10:57
蜀地的高山峻岭,随着平原郊野的伸展而消失了;一洋派奔腾的江水,出峡后在辽阔的原野上静静地流着。 首先,“山随”一联生动地描绘出船出峡谷,渡过荆门后的特有景色。群山远去,船行平缓的大江上,视野开阔,如同...
全文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什么诗?
1个回答2022-11-03 12:00
李白 渡荆门送别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配画
1个回答2024-02-20 13:34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
全文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解析
1个回答2022-10-08 16:50
rs、、、、、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出了什么样的景象
2个回答2022-11-27 02:21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山峦从作者的眼中一点一点的消失,奔腾的水从山峦中奔向江河中.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的近景与远景.
《渡荆门送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2个回答2022-11-23 01:47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大江流到荆门山时,地势已经渐趋平缓,眼界也随之开阔起来,大荒,是辽阔无边的原野。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大荒”的意思
1个回答2022-10-01 19:20
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 怜:爱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的 大荒 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4-01 10:21
大荒:辽阔无际的原野。连上两句是说,蜀地的高山峻岭,随着平原郊野的伸展而消失了;一洋派奔腾的江水,出峡后在辽阔的原野上静静地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