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经》的第一章是什么意思是的,《道德经》的第一章是什么意思?

2023-02-07 17:56

3个回答
也是一点什么精神,到底亿利达什么意?
可直接在网上搜索查阅,在此不必赘述了。

《道德经》

上篇 道经

第一章 天地之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眇。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又: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眇(miǎo);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译文

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道”,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言词说出来,不是永恒的“名”’。“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经常从“有”中去认识“道”的端倪。“无”和“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具有不同的名称。它们都可以说是很幽深的;极远极深,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句解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用了三个道字来解说道,这个道字第一个和第三个是同一个道就是大道的道。第二个道字是言道的道。这句话可以这样说!大道如果可以用言语道出,那就是非通常的大道,那就不是真正的道了,因为道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到,可是他又无处不在。

<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是和上一句所对应的,是说我们如果给他起个名字,也不会是长久的名字。而且就会误导人们!因为说他是黑的 他就不是白的,说他是强的他就不是弱的,所以道是人们靠心去感悟的,而不是用来言道或妄加名称就可以的!

<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这是描写道的本质与道的作用的,<无>就是道的本体,道在天地为开辟之前就已经有了。因为道最擅长的就是无中生有,所以才创出了天地,这就是<有>。有了天地就有了万物,他就像是世间万物的母亲一样伟大。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儌>这句是让我们体会大道所用的。让我们来看看大道的无名无形的微妙,然我们来看看道创造出世间万物的神奇力量。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最后他为我们总结了道的玄妙与他的神奇。意思是这样的。上面所说的这两种玄妙和神奇,一种描写的是<无>一种描写的是<有>,只是字不同而意相同的。都可谓是道玄妙的作用!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个玄字和上一个玄字是不一样的,上一个是<玄妙>的意思,这个<玄>是指变化来讲的。所以意思是这样的变化来又变化去,就是万物所遵守的的大道了。

相关问答
一起读经典《道德经》第五十章第五十一章
1个回答2024-03-09 20:05
《老子·第五十章 》 人一生出来,就进入了死亡。人以四肢九窍活著,人以四肢九窍死去,人以这四肢九窍,将自己的生命送到死地。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世人太贪婪今生的享乐了。听说善于得到并持守真生命的人,行路...
全文
《老子道德经》第五章
1个回答2024-01-20 14:12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 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 不如守中。 答:天地无心于万物,任其生灭,圣人无心于爱民,任其自养自成. 天地之间如同...
全文
道德经四十章感人故事
1个回答2024-01-30 23:52
道德经讲的是人与自然和谐永生的方法。我读了一遍又一遍道德经,我突然发现,道德经可能是上一代地球文明或者宇宙高级智慧文明写给人类发展的指导书。像小国寡民(人口限制),像水(顺应规律),无知无欲(不加控制...
全文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3 04:57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原文及译文如下: 原文: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
全文
道德经第二章
1个回答2024-02-18 02:19
这个字的意思就是“不”。 这段经文的意思,借用佛家的话说: 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主客就是能所,相对而立。 夫唯弗居,是以...
全文
马德的一篇文章
1个回答2024-02-27 08:43
  走散的炊烟(马德)   唯一不变的是炊烟.   就在村庄之上,就在树梢之上,就在一群麻雀之上.   秋天来了是冬天,炊烟老了,是新的炊烟.   炊烟是可以散去的,但是根是散不去的,他的...
全文
小学生道德文章?
1个回答2024-02-15 22:01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道德是最美丽的花儿,最圣洁的心灵,它让人问心无愧,心胸坦荡。 有时道德是一种感恩。 从前,有一个和尚叫佛印,与朋友出去玩,路过海边时,与朋友说话不投机,被朋友甩...
全文
马德的一篇文章
1个回答2024-03-09 21:07
  走散的炊烟(马德)   唯一不变的是炊烟.   就在村庄之上,就在树梢之上,就在一群麻雀之上.   秋天来了是冬天,炊烟老了,是新的炊烟.   炊烟是可以散去的,但是根是散不去的,他的...
全文
道德经第一章
1个回答2024-03-13 23:17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第一章
1个回答2024-03-16 08:08
《道德经》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