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质粒后为什么还需要双酶切,PCR鉴定并测序分析

2023-01-10 21:50

1个回答
重组质粒是把载体质粒酶切开,连接上PCR片段,然后转化感受态细胞,培养后提质粒获得的,这一系列过程中都无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连接成功了,是否转化成功了,只有对转化后的菌再次提质粒、酶切检测或PCR检测才能确定前边的步骤是否成功。
测序是更准确的方法,一般不用而已。
相关问答
酶切后PCR一条带都没有 但原质粒PCR有条带 为什么
2个回答2022-09-04 08:38
什么酶呢?最后酶切组的电泳条带是弥散,是只有质粒条带没有酶切产物条带,还是干脆就是空白? 如果是弥散,最有可能的是所用的酶的反应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因为掌握不当而产生了星号活性,导致把质粒切碎了。建议...
全文
为什么质粒双酶切后显得更大了?
1个回答2022-10-31 22:29
线性化的跑得最慢。 质粒酶切后,和没有酶切的对照相比。应该会多出一条带,这条带应该是跑得最慢的,也就是显得比原来的更大。酶切的不彻底的话,原来的那几条带也可能存在wjswj(站内联系TA)酶切之前你看...
全文
连接转化后提质粒做酶切,可以切出带,做质粒PCR却P不出来,为什么
1个回答2023-05-22 05:30
都有可能 你可以多做几个对照,如空载体转化、空细胞涂板等等,帮助缩问题小范围 你可以询问实验室其他人员,看看酶是否有问题,感受态是否有问题,抗生素是否有问题,等等 按你给的线索,菌落很少,很有可能是切...
全文
质粒双酶切后怎么会这个样子
1个回答2022-12-27 10:50
酶切前,质粒电泳图一般是三条条带,并认为这三条带从上到下一次是线性、开环、超螺旋.其实可能会比这条带更多些,可以认为是中间复合体状态. 酶切后,因为超螺旋状态的质粒被切成线性,所以条带会有一条条带.如...
全文
为什么我的目的基因连接克隆载体转化、提质粒后,酶切鉴定正确,而质粒PCR和菌液PCR鉴定都不正确呢?着急
2个回答2023-01-28 07:00
因为 转化过程你没出来好 加点 kml 再转化 提质后 分别切2 这样就正确了
双酶切质粒后电泳 的问题
2个回答2022-08-31 16:57
很显然是质粒发生了自连啦。切开的2个质粒连起来了,因此相当于2个质粒的大小。你需采用磷酸化避免自连发生。
请问为什么质粒测序失败,但是以质粒为模板扩增送pcr产物测序却可以
1个回答2023-03-02 12:40
我的也是这样,你的问题解决了吗
我的3个质粒测序结果都正确,但是做双酶切结果只有一个能切下来DNA片段,为什么呢?
1个回答2022-07-16 10:41
这个可能性太多了吧. 这个不好说啊.你得一个条件一个条件的排除
T4连接后对其质粒PCR条带不亮,为什么?酶切没有条带,是否连接上?
3个回答2022-10-06 22:15
很显然你的质粒没有构建成功。感觉是连接出了问题,pBI121载体很大,回收比较困难,建议你测一下回收后的浓度。如果太低的话,建议加大酶切量。121载体至少应该达到50-100ng,然后再按1:3-10...
全文
表达质粒构建中, 做带有目的基因片段的pcr之前,需要对带有目的基因片段的质粒进行酶切吗?。
2个回答2023-01-03 12:10
不需要酶切,直接以环形质粒为模板扩增PCR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