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左传昭公二十年 古若无死 译文

2022-12-24 23:47

2个回答
齐侯田于沛。招虞人以弓不进。公使执之。辞曰。昔我先君之田也。帧以招大夫。弓以招士。皮冠以招虞人。臣不见皮冠。故不敢进。乃舍之。仲尼曰。守道不如守官。君子违之。齐侯至自田。晏子待于遄台。子犹驰而进焉。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酽、梅。以烹鱼肉。箪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泻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 。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故诗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奏暇无言。时靡有争。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诗曰。德音不瑕。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君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饮酒乐。公曰。古而无死。其乐若何。晏子对曰。古而无死。则古之乐也。君何得焉。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则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蒲姑因之。而后大公因之。古若无死。爽鸠氏之乐非君所愿也 翻译: 齐侯田于沛。招虞人以弓不进。公使执之。辞曰。昔我先君之田也。帧以招大夫。弓以招士。皮冠以招虞人。臣不见皮冠。故不敢进。乃舍之。仲尼曰。守道不如守官。君子违之。齐侯至自田。晏子待于遄台。子犹驰而进焉。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酽、梅。以烹鱼肉。箪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泻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故诗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奏暇无言。时靡有争。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诗曰。德音不瑕。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君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饮酒乐。公曰。古而无死。其乐若何。晏子对曰。古而无死。则古之乐也。君何得焉。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则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蒲姑因之。而后大公因之。古若无死。爽鸠氏之乐非君所愿也。
译文如下 : 齐侯田于沛。招虞人以弓不进。公使执之。辞曰。昔我先君之田也。帧以招大夫。弓以招士。皮冠以招虞人。臣不见皮冠。故不敢进。乃舍之。仲尼曰。守道不如守官。君子违之。齐侯至自田。晏子待于遄台。子犹驰而进焉。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酽、梅。以烹鱼肉。箪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泻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 。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故诗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奏暇无言。时靡有争。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诗曰。德音不瑕。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君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饮酒乐。公曰。古而无死。其乐若何。晏子对曰。古而无死。则古之乐也。君何得焉。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则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蒲姑因之。而后大公因之。古若无死。爽鸠氏之乐非君所愿也 翻译: 齐侯田于沛。招虞人以弓不进。公使执之。辞曰。昔我先君之田也。帧以招大夫。弓以招士。皮冠以招虞人。臣不见皮冠。故不敢进。乃舍之。仲尼曰。守道不如守官。君子违之。齐侯至自田。晏子待于遄台。子犹驰而进焉。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酽、梅。以烹鱼肉。箪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泻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故诗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奏暇无言。时靡有争。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诗曰。德音不瑕。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君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饮酒乐。公曰。古而无死。其乐若何。晏子对曰。古而无死。则古之乐也。君何得焉。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则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蒲姑因之。而后大公因之。古若无死。爽鸠氏之乐非君所愿也。
相关问答
急求:左传《昭公十九年》翻译
1个回答2023-02-01 05:31
要求明确一点嘛
什么叫左昭右穆
1个回答2023-01-04 03:45
1楼和2楼说的都很好!
以其昭昭,使人昭昭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1-29 17:11
以其昭昭,使人昭昭意思是教育者先受教育。或者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贤人用自己清楚明白的道理使别人也清楚明白,现在...
全文
昭昭的意思
2个回答2023-08-05 11:28
昭昭释义: 1.明亮:日月~。 2.明白:以其昏昏,使人~。 [拼音] zhāo zhāo [例句] 平时能言善辩的昭昭,今天怎么在辩论会上张口结舌的,是不是他的论点有问题?
容昭昭的身世
1个回答2024-05-28 21:56
《岁时有昭》作者八月于夏,讲述的是前世侯府嫡女容舒与新科状元顾长晋成亲三年后,风云突变,顾长晋摇身一变成流落在外的皇子,被封为太子,而容舒的娘家却举家局咐迅入狱,自己被秘密送入别院囚禁起来。彼时,她才...
全文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什么意思?
4个回答2022-05-13 01:26
在古代,贤人先使自己明白,然后才去使别人明白;今天的人则是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却想去使别人明白。
其意昭昭是什么意思?
5个回答2022-12-03 15:28
差不多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意思
文昭关 武昭关
1个回答2024-03-13 14:42
因为是以同一人物创作的不同版本。就像不同版本的《西游记》一样,在人物处理和情节上有所不同。
什么叫昭昭天命呢?
1个回答2023-08-07 15:30
昭昭天命,变者恒通。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3-24 19:27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解释】:指自己还糊里糊涂,却要去教别人明白事理。 【出处】:《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