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鹊踏枝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

2022-05-29 18:26

原文鹊踏枝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的译文
2个回答
林心如2013年9月27日6时28分4秒
从这首词的结尾“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人们会知道它是一首写思妇闺怨的艳词,从全词的内容看,也的确如此。而除了闺怨之外,这首词还提供了独特的审美联想。
  这首词的开头三句,似乎是在写景。梅花似雪,随风飘飞,这景象是很美的。但是,如果读者把梅不仅仅当作景物,而是当作生命来看,这景象就是悲哀的了,“犹自多情”一句,更加重了浓厚的悲剧气氛。如果再进一步,把这自然生命的悲剧与人生的种种悲剧联系起来看,这三句就更具有了深广的意蕴,如叶嘉莹女士所说,“写出了所有有情之生命面临无常之际的缱绻哀伤,这正是人世千古共同的悲哀”了。
  这种联想,并不是捕风捉影,而是由作品的上下文之间的联系而来:“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大自然中的花落飘零,与人生中的良辰易逝、生命无常,是如此的相似,人们执著地企图在彻夜笙歌、沉酣美酒中去追求去把握生命,可是转瞬之间,能把握的一切全都消失在虚空之中,正如同繁枝梅落,似雪随风一样。梅离枝头,尚且流连“多情”;人生中的好景不长、笙歌散去,又怎不让人感到可悲可叹、无可奈何!
相关问答
《鹊踏枝》的前三句“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是起兴吗?
1个回答2023-05-08 21:12
是起兴。 起兴,又叫“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先说其他事物,再说要说的事物。它一般用在诗的开头,“借物言情,以此引彼”,有起情、营造气氛、拈连上下文关系等作用。诗中,梅花(他物)...
全文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的格律
1个回答2023-01-16 06:30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梅落繁枝千万片, ●●●○○●▲ 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 ●●○○,●●○○▲ 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 楼上...
全文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的原文
1个回答2022-12-21 03:52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的作者是?
1个回答2022-12-07 00:12
冯正中.题目是《鹊踏枝》. 内容: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琛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梅落繁枝千万片 犹自多情 学雪随风转的作者是谁
1个回答2023-05-18 15:32
作者是冯正中. 题目是《鹊踏枝》. 内容: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琛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词的前三句写了什么景象
3个回答2023-05-18 19:45
你好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词的前三句写了【冬天,梅花似雪,随风飘飞的景象】
《鹊踏枝》又叫什么
2个回答2023-01-12 23:52
唐代教坊曲,词牌名最初名《鹊踏枝》,宋时晏殊改为蝶恋花,取意自梁简文帝诗--“翻阶蛱蝶恋花情”,再又名“鹊踏枝”“凤栖梧”。即《蝶恋花》,又名《黄金缕》、《卷珠帘》、《一箩金》。其词牌始于宋,双片六十...
全文
酒醒添得,愁无限打三个数字几
1个回答2023-11-20 00:24
酒醒添得,愁无限打三个数字几——答案:953。 千愁万绪 qiān chóu wàn xù 【解释】许许多多忧愁和思绪。 【出处】宋·柳永《女冠子》:“好天良夜,无端惹起千愁万绪。” 【...
全文
一枝梅和一枝梅归来
3个回答2022-07-25 16:53
一枝梅归来一点都不好看,就是靠归来两个字骗了大家。它的剧情和一枝梅的剧情有点的出入,反正就是一句话:一点都不好看,根本不能跟一枝梅比。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别枝鸣鹊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1-11 07:56
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