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今人填词用<<平水韵>>?还是<<词林正韵>>? 写诗可以用<<词林正韵>>吗?

2022-11-28 01:43

1个回答
  关于押韵,现在有很多观点,但主要的是押韵从宽从严、用旧韵还是用新韵的问题。新韵的韵书有很多版本,但若你普通话说得很好,这些韵书也就没什么必要,顶多备本新华字典什么的就可以了。现在写旧体诗词,大多数人还是采用旧韵。旧韵的韵书也不少,但基本都是从《切韵》承继而来的。目前使用的旧韵韵书,被普遍认同的是:写诗用《平水韵》,填词依据《词林正韵》。个人看法,对于初学者最好不要贪图便捷,还是从旧韵入手比较好。因为写格律诗词,有个继承问题。学习旧韵,对更好地理解、把握前人的作品及其作品的音律、节奏等变化是大有裨益的。同时,也不至于闹出说“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不押韵”的笑话来。
  最早的《平水韵》韵书,现在已经难见到了。清代以后人们写诗时所用的韵书主要是依据《佩文诗韵》、《诗韵集成》、《诗韵合壁》等,这些韵书都是在《平水韵》基础上重新编纂颁布的,都属于“平水韵”类,因此人们习惯上依旧把它们称作平水韵。
  《平水韵》共有106个韵部,其中: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韵书中平声分为上平声、下平声。这只是因为平声字多,所以分为两卷,等于说平声上卷,平声下卷,与现代汉语里的阴平声、阳平声不是一个概念,这点应该注意。
  在今天看来是同韵的一些字,在旧韵中可能属于不同的韵部。比如“东”、“冬”二字,在旧韵中就分属两个韵部,前者属于“上平一东”,后者属于“上平二冬”。再比如“因”、“音”二字,前者属“上平十一真”,后者属于“下平十二侵”。至于这些字在旧韵中其读音上有何分别,我们现在不需要过多的去追究它。只须知道:它们在最初的时候读音是有区别的,只是后来随着语言的变化混而为一而已。
  韵有宽有窄,字数多的叫宽韵,字数少的叫窄韵。宽韵字多,写诗挑选韵字就比较容易些;窄韵字少,选字就比较困难,窄韵的律诗也就比宽韵的律诗少见。

  近体诗的押韵规则是:
  1)除首句有时需要押韵外,其它都是逢偶相押,隔句相押,即在偶数句子的末尾字押韵,奇数位子上的句子不用韵。
  2)一般只押平声韵,且要求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也不允许通韵,当然也就不允许出韵了。
  3)韵不能重出,即不许“重韵”。也就是说只能用同韵部的不同韵字,不能重复用同一个韵字。
  此外,每首诗的首句尾字作平声时,首句也须押韵。但由于首句本可不入韵(仄声字收尾时),所以首句的押韵比其它位置的押韵,其要求相对宽松些,既可以使用本韵,也可以用邻韵。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律以首句入韵为常见。
  至于什么是平声字、什么是仄声字,放在下一日再谈。这里先说说邻韵。
  所谓邻韵,不是说韵书上邻近的韵部就是邻韵,而是指读音上比较相近的那些韵部的字。“相近”不以上平声、下平声的界限而有所间隔。
  邻韵,若按中古音划分,大致情况是:
  a)东冬两韵为一类;
  b)江阳两韵为一类(注意在古音中江阳不邻近,江更接近于东冬,是为特例);
  c)支微齐三韵为一类;
  d)鱼虞两韵为一类;
  e)佳灰两韵为一类;
  f)佳麻两韵为一类(特例);
  g)真文与元(部分)三韵为一类;
  h)寒删先三韵为一类;
  i)删先与元(部分)三韵为一类;
  j)萧肴豪三韵部为一类;
  k)庚青蒸三韵为一类;
  l)蒸侵两韵为一类(特例);
  m)覃盐咸三韵为一类。
  关于近体诗的用韵,前面说了“不允许通韵”,但情况往往也有例外。古人写诗也有通韵的,并且还找了些理由冠以漂亮的名字,什么“孤雁出群”、“只鸟单飞”、“辘轳体”、“葫芦体”、“进退格”等等,这些都是格律粗通之后的事,这里就先不说了。
  古体诗的用韵比近体诗要宽松,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既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中间换韵,有时也允许通韵和重韵,但每次换韵前不得少于两韵。
  词的用韵比诗更为宽松,不仅平水韵中的邻韵可以通押,上去声也可以通押,而且古人的作品中还有不少是以方音押韵的,这主要是唐宋人填词多倚口语押韵的缘故。清代时戈氏根据唐宋人词作品的大多数情况,在平水韵基础上编纂了一部《词林正韵》。由于这部韵书是以“平水韵”作为基础的,只是把其中一些读音比较邻近的韵部进行了归并、拆解或重新组合,符合诗人们的用韵习惯,所以逐渐为词人们所接受,词人们填词也就渐渐依据这部韵书押韵。《词林正韵》共分十九个韵部,除了十五到十九五个入声韵部单列外,其他十四个韵部都平仄另列。
  词的用韵比较复杂,不同的词调对韵有不同的规定,有押平韵的,也有押仄韵的,还有平仄互押的;有一韵到底的,也有中间换韵的。总之,词是倚照词谱来填,哪里需要押韵,哪里不需要,是用仄韵还是用平韵,是一韵到底还是中间换韵,词谱中都有规定,只需依照词谱安排押韵就可以了。
  诗有韵,就如同屋有柱子;柱不稳,则屋必倾。韵不稳,则诗必劣。所以押韵方面有些情况当有所戒,尤其对初学者来说不可不知:
  1)凑韵:俗称也叫挂韵,就是说所押韵字,与全句意思不相贯串,而勉强凑合上一个韵字。
  2)落韵:也就是俗称的出韵。
  3)重韵:同一个韵字在一首诗中重复出现,哪怕是一字两义而并押之,也算重韵。重韵在近体诗中是不允许的,但在古体诗中允许重韵。
  4)倒韵:也就是说将二字颠倒以就合韵脚而押韵。这种情况在某些词语颠倒后对于词的理解无多大影响情况下也可以。
  5)哑韵:作诗当选择声音响亮的韵押之,自然音调高超。若用哑韵则非但诗句不挺,也会使全诗因之萎弱。
  6)僻韵:又名险韵,指那些僻字或单字只义的字。
  7)同义韵:用同义字重复押韵,如花葩、芳香、忧愁等,分别意义相同,一诗并押未免重复可厌。
  8)同字义异韵:同一个字,往往有多义,不可勉强借义凑押。如属于“四支韵”的思字,不可作情思之思押,这方面初学最宜审慎。

  无论是写诗还是填词,“唱和”是经常遇到的情况。唱和不一定要和韵,但有人喜欢显示自己的才能,唱和时不仅和意,而且还“和韵”。和韵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次韵:又称步韵,即用原诗相同的韵字,且前后次序都必须相同,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2)用韵:即使用原诗中的韵字,但不必依照其原来的次序。
  3)依韵:即用与原诗同一韵部的字,但不必用其原字。
相关问答
填词格式: XXXXXX XXXX【韵】 XXXXXX【韵】 XXXXXXXXX【韵】 XXXXX
1个回答2023-02-20 00:35
填词竟然不考虑平仄?
什么叫步韵(也叫“次韵”),依韵,限韵,用韵
1个回答2023-08-11 14:40
步韵,又称为“次韵”,是和诗的一种方式,不仅使用被和诗作的韵,还必须用被和诗作韵脚上的那几个字,并且韵字的先后次序都要和被和诗作一样,这就是步韵,是步步跟随之意。步韵诗因为要步原韵韵脚,所以写来...
全文
平水韵的韵部分别是
1个回答2022-12-05 06:46
连字是那韵部
什么是挤韵、撞韵、连韵
1个回答2022-09-08 03:25
讲究撞韵等细碎规则的人,基本就是一群不怎么会写诗的人很别致地刷存在感。
押韵的平水韵
1个回答2023-08-18 06:03
“平水韵”的基本常识
押韵都有什么韵
1个回答2022-12-13 09:32
我想知道押韵怎么学
已经有《唐之韵》和《宋之韵》,有没有《元之韵》
1个回答2023-08-13 01:32
元朝太短了,不够写的
yue的韵头韵腹韵尾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1-29 18:41
yue的韵头是u,韵腹是e,没有韵尾。韵头又称介音,是韵腹前面、起前导作用的部分,发音比较模糊,往往迅速带过。韵腹又称主要元音,是一个韵母发音的关键,是韵母发音过程时,口腔肌肉最紧张,发音最响亮的部分...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