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戒子文言文及翻译

2022-11-10 22:09

1个回答
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曰:“此织断,能复续乎?”(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渲矣。

注释

(1)少时:小时候

(2)诵:背诵,背书(读出声音来)。

(3)方:正在。

(4)织:织布。

(5)辍(chuò)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

(6)乃复进:然后再背诵下去。乃:于是,就。复:再,又。进:背诵下去。

(7)喧:这里指“遗忘,忘记”之意。

(8)何为:即“为何”,为什么。

(9)有所失,复得:有的地方忘记了,后来又想起来了。

(10)引:拿来,拿起。

(11)裂:割断。

(12)戒 :告诫。

(13)自是之后:从此之后。自是:从此。

译文

孟子小时候,在他背诵的时候,他的母亲正在织布。孟子突然停止,又继续背诵下去。孟子的母亲知道他因为分心而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中断背书?”孟子回答说:“有所遗忘,(后来)又想起来了。”(这时)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割断了布,以这件事作为警告。从那件事以后,孟子不再因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启发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不能半途而废,学习必须全神贯注,专心致志,不应当因环境嘈杂而分散注意力。故事也同时告诉我们:作为小辈要善于理解长辈的教导,因为长辈总是为我们好。

这篇短文主要讲(熟读成诵)的重要性。

方法

父母教育孩子要用适当的方式,言传身教,事半功倍
相关问答
求几个与《孟母戒子》中孟母教子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6 02:37
孟母三迁 “孟母三迁”讲的是孟母为了教育儿子成才,选择良好的环境,为孟子创造学习条件的故事。早年,孟子一家居住在城北的乡下,他家附近有一块墓地。墓地里,送葬的人忙忙碌碌,每天都有人在这里挖坑掘土。...
全文
求几个与《孟母戒子》中孟母教子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0 22:27
孟母三迁 “孟母三迁”讲的是孟母为了教育儿子成才,选择良好的环境,为孟子创造学习条件的故事。早年,孟子一家居住在城北的乡下,他家附近有一块墓地。墓地里,送葬的人忙忙碌碌,每天都有人在这里挖坑掘土。死...
全文
求几个与《孟母戒子》中孟母教子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5-04 00:41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
全文
孟母戒子戒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17 00:14
戒:告诫。 孟母戒子的故事:孟子小时候,在他背诵的时候,他的母亲正在织布。孟子突然停止,又继续背诵下去。孟子的母亲知道他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中断背书?”孟子回答说:“有所遗忘...
全文
《孟母戒子》
1个回答2024-02-04 21:21
做事要一心一意,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通过剪断织布(布如果被剪碎了,则失去了它的作用)来说明学习也是一样的,不能中断.告诉我们的道理:做事情要从一而终,坚持到底,不要因为有干...
全文
《孟母戒子》这个故事的道理和如何评价“孟母戒子”这件事?
1个回答2024-01-29 16:45
故事的道理在于:学习必须全神贯注,专心致志,不能半途而废。父母教育孩子要用适当的方式,言传身教,事半功倍。 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通过剪断织布(布如果被剪碎了,则失去了它的作用)来说明学习也是...
全文
《孟母戒子》这个故事的道理和如何评价“孟母戒子”这件事?
1个回答2024-01-21 04:29
故事的道理在于:学习必须全神贯注,专心致志,不能半途而废.父母教育孩子要用适当的方式,言传身教,事半功倍. 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通过剪断织布(布如果被剪碎了,则失去了它的作用)来说明...
全文
孟母戒子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7 04:03
孟子年少的时候,有一次他正在背诵诗文,他的母亲则在一旁织布。孟子突然停止背书,(过了一会儿)又继续背诵下去。孟子的母亲知道他因为分心而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中止背书?”孟子回...
全文
读了孟母戒子明白了什么道理,急急急
1个回答2024-01-22 21:48
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通过剪断织布(布如果被剪碎了,则失去了它的作用)来说明学习也是一样的,不能中断.告诉我们的道理:做事情要从一而终,坚持到底, 说话要讲信用,作为长辈更要说话算话!
孟母戒子
1个回答2024-01-29 06:31
  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①,诵②,其母方③织。孟子辍然④中止,乃复进⑤。其母知其渲⑥也,呼而问之:“何为⑦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⑧。”其母引⑨刀裂⑩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一渲矣。 ...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