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义词的义项有本义,基本义和引申义,引申义又分比喻引申和什么

2022-09-27 16:22

1个回答
似乎是假借义
引申义
简介
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意义
基本意义
由本义推演而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根据与本义关系的亲疏远近可将引申义分为直接引申义和间接引申义.直接引申义是直接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间接引申义则由本义辗转再引申(即由引申义再引申)而来的意义.
例子
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
引申意义是“朝着”、“对着”.直接引申是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间接引申是由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出来的意义,与本义为间接关系.
假借义 jiǎ jiè yì
假借义
指一个汉字被借为别的字而出现的与原义无关的意义.假借义不同于本义和引申义.本义是造字原有的意义,引申义是由原义引发出来的意义.例如“令”,本义是“命令”、“号令”,可是古人说"令闻令望","令”是“善”的意思.“善”是假借义.又如“常”《说文》训“下帬也”.可是又有"恒"的意思,那是假借义.又如 “诞”是“大言”、“妄言”的意思,可是又有“诞生”、“生育”的意思,那也是假借义.假借义是否另有它的本字往往不可考.
词的假借字,也就是通常说的通假字,指古代汉语中音同音近(而且是同一韵部)的字可以通用.这是因为古代汉字的数量少,语言里有这个词,但是没有记录这个词的字,就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通假字有两种情况.一种叫做有本字的假借,如“倍”假借为“背叛”的“背”,“内”假借为“纳”;一种是无本字的假借,如“而”本义是“胡须”,假借为连词“而”,“莫”本义是“日落”,假借为“没有”,“焉”本义是鸟名,假借为语气助词.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如前边说的“莫”,本来是“日落草莽之中”就是“天黑”的意思,后来又造“暮”字,又如“益”,本来是“水从器皿中涨出”的意思,后来又造“溢”字.“莫”和“暮”,“益”和“溢”应称为古今字,但有些书上不这么严格区分,也统列入通假范围之内.
相关问答
多义词的义项有本义,基本义和引申义,引申义又分比喻引申和什么
1个回答2022-09-24 15:46
似乎是 假借义 引申义 简介 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 意义 基本意义 由本义推演而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根据与本义关系的 亲疏 远近可将引申义分为直接引申义和间接引申义。直接引申义...
全文
引申义的成语引申义的成语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3 06:57
引申义的成语有:三令五申,引经据义,申冤吐气。 引申义的成语有:申祸无良,三令五申,熊经鸟申。2:结构是、引(左右结构)申(独体结构)义(独体结构)。3:拼音是、yǐnshēnyì。4:注音是、一ㄣˇ...
全文
成语比喻义和引申义
1个回答2024-01-27 23:31
引申义  由词的本义演变发展而产生的意义, 因此引申义与本六义在意义上或多或少有一种“子与母”、“流与源”的关系。 如“ 浅”的本义是表示以表面到底部距离短的意思(水很浅)。引申为程度不深(他的...
全文
成语比喻义和引申义?
1个回答2024-03-09 23:09
本义就是字面意思,一般不用,风声鹤唳本义是听到呼呼的风声和鹤的鸣叫声比喻义是指成语的典故,可以用,风声鹤唳比喻义是认为追兵来了引申义就是由典故引申出来的意义,用的最多,风声鹤唳引申义是形容人疑惧惊慌...
全文
成语比喻义和引申义?
1个回答2024-03-12 16:33
四面八方 [读音][sì miàn bā fāng] [解释]泛指周围各地或各个方面:人们从~来到北京。我们小组里的人来自~。
《郢人》中引申出来的成语是什么?比喻什么?
1个回答2024-02-27 03:43
郢书燕说 发音复 yǐng shū yā制n shuō 释义 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书:信;燕:古诸侯国名;说:解释。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 出处 《韩非子?...
全文
汉语中,成语是不是有本意,引申义和比喻义?
1个回答2024-02-24 14:00
是的,所谓成语的本意就是成语本来的意思,引申义是指成语衍生出来的其他意思,而比喻义和引申义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秀色可餐,这一个成语它的本来意义是,风景秀丽,令人大快朵颐,想想有一...
全文
引申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08-17 10:20
就是暗含的 比如说:引申意,就是指文章暗含的思想.不表现在外面的,需要自己发觉的
“引申”是什么意思?
5个回答2022-09-21 10:52
  [字、词]由原义产生新义(如“道”本义为“道路”,“方向、方法、道理”为其引申义)。   派生意义产生的途径就是一般所说的引申。引申大体上可以分成隐喻和换喻两种方式。
请问由这个故事引申出的成语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2 05:38
围魏救赵 孙膑减灶斗庞涓 孙膑是战国时齐国人,大军事家孙武的后代。他早年曾和庞涓一道学习兵法。 后来,庞涓到魏国做了将军,很得魏惠王的信任。庞涓妒忌孙膑的才能,就假意把他请到魏...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