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敬亭山这首诗通过描写什么样的景象萌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2022-09-18 23:45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3个回答
抒发了诗人孤寂与无聊的感情
诗人通过对敬山亭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孤独寂寞的情感。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的飘向远方,越来越远,四周一片寂静。
李白看敬山亭不厌其烦的表面原因是敬山亭的景致很美,而实际上,李白把敬山亭看成了是自己的老朋友, 所以才“相看两不厌。”
通过对敬山亭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感。也正是诗人投入到大自然怀抱,以山为伴,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
《独坐敬亭山》的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描写了群鸟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慢慢地飘向远方这样的一幅画面。这两句以动衬静,烘托出了诗人心灵的孤独寂寞。
后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把敬亭山拟人化。诗人久久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感觉敬亭山也正含情脉脉地望着自己,表达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之情。
相关问答
独坐敬亭山的背景
2个回答2023-02-01 16:29
背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所写。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 情感:诗人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写的是自己...
全文
独坐敬亭山创作背景
1个回答2024-03-03 12:06
独坐敬亭山创作背景如下: 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
全文
独坐敬亭山
1个回答2024-01-30 02:26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唯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1个回答2024-01-28 16:31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绝,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
全文
写独坐敬亭山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22:32
在一个晴朗的天气里,我去敬亭山散心。在登山时,我往天上看,看见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扑扇着翅膀,发出扑棱棱的声音。慢慢的,它们越飞越远,直到洒落在地上的那一串黑影逐渐消失殆尽。几丝孤单的云儿在天上无所事...
全文
独坐敬山亭的小故事怎么讲?
1个回答2024-01-20 14:19
1群鸟高飞,绝尽踪影,一片孤云独自悠闲地飘浮而去我伫立在山顶,注视着敬亭山,敬亭山也看着我,彼此久看不厌.
独坐敬亭山
1个回答2024-01-29 19:09
独坐敬亭山 作者: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译文 注释 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 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独坐敬亭山
1个回答2024-02-01 21:46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译文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
全文
用独坐敬亭山这首诗写一个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2-12 18:41
早起登上一座名山,周围寂静得很冷清,鸟儿似乎飞得没有踪影,天上一朵白云也独自悠闲自在地飘去。我看着山,山也瞅着我,一直一直看着,也不满足。看来只有高大的敬亭山才能理解我的寂寞。
独坐敬亭山
1个回答2024-02-29 05:19
《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