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中,诸葛亮为什么写这封家书?

2022-09-18 11:22

1个回答
可以从下面的文字中总结出答案: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这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在这里诸葛亮用的是“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用现代话来说:“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的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运用了《逻辑学》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强调他要表达的“淡泊以明志,宁静而志远”。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话。这同“要想取之,必先与之”,“欲达目的,需先迂回曲折”的道理一样,现在的“淡泊”、“宁静”求清净,不想有什么作为,而是要通过学习“明志”,树立远大的志向,待时机成熟就可以“致远”,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

“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后世一直继承赞赏这种“心神恬适”的意境,如白居易在《问秋光》一诗中,“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他反映了作者心无杂念,凝神安适,不限于眼前得失的那种长远而宽阔的境界。
相关问答
诸葛亮《诫子书》翻译。
1个回答2023-02-20 01:11
谢谢(*°∀°)=3
诸葛亮,诫子书,出师表哪个好
1个回答2024-03-10 23:53
茫茫历史长河中,诸葛亮的名字无疑是颗璀璨的明星.他常被人们认为是智慧的化身.但在我所读过、看过的资料里,我不仅看到了他的足智多谋,还看到他人性中闪耀着的光辉. 草船借箭、空城退敌、三气周瑜……许多传奇...
全文
诸葛亮的诫子书还能联系到哪些名人名言
1个回答2024-04-08 18:21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
全文
诸葛亮的诫子书还能联系到哪些名人名言?
1个回答2024-03-17 04:05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慎独则心安,主敬则...
全文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怎样告诫儿子?
1个回答2024-02-25 10:03
《诫子书》是三国时候著名的政治家诸葛亮离世之前写给8岁儿子的家书,那么在书中告诫儿子主要有三点: 第一,告诫儿子应当将“静”俭“作为”修身“和”养德“的根本。第二,“静”与“学”的辨证关系,鼓励儿...
全文
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五句名言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6 06:05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 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将不可骄,骄则失礼, 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 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 永窜伏于平庸,不免...
全文
诸葛亮的《诫子书》
1个回答2022-05-27 15:02
答: 此文就做人所要奉行的“淡泊”与“宁静”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以“宁静”与“修身、致远”及“淡泊、俭朴”与“明志、广才”的逻辑关系展开论述。 这篇短文令我们认识到:一个人要有所作...
全文
诸葛亮写诫子书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
4个回答2023-02-02 17:46
可以从下面的文字中总结出答案: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这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在这里诸葛亮用的是“双重否定”的...
全文
诸葛亮《诫子书》
1个回答2022-09-21 04:32
学习和品行两个方面, 第二问应该有吧!
诫子书诸葛亮告诫儿子什么?
1个回答2023-02-21 20:26
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不能够静下来,则不可以有效的计划未来,而且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有宁静的环境。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