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歌诗三首 陶渊明 翻译

2022-09-09 07:22

1个回答
在荒草茫茫、白杨萧萧、冰雪覆盖的九月的天气里,死者被送葬的人群簇拥着送到远郊去。四面荒无人烟,只有高坟环绕,马鸣风嘶,天昏地暗。死者被埋进坟墓,一旦埋葬,将永远不见天日。即使生前的英雄豪杰、圣君贤相、名士高人,对此也无可奈何。高坟铸就,来送葬的人便四散回家,回到家中,死者的家属或亲友或许还有余哀未尽,别的人就又欢声笑语、高兴如初了。人既已死,还能说什么呢?就只有将自己的躯体寄于埋葬自己的那个小山丘,与它永远相伴了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的人已经永远的逝去了,活着的依然要这样的活下去。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人从无中来,终归无中去,原也谈不上得失。到了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恐怕这种事会越来越多。逝者已逝,活人一定要想开些。余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共山阿我悲伤欲绝,他人也对逝者赞美。人死后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把尸体托付给大自然,化作大山脚下的一杯土。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死去的人已经永远的逝去了,活着的依然要这样的活下去
相关问答
陶渊明写挽歌的原文?
0个回答2022-09-08 07:03
陶渊明 挽歌 译文
2个回答2022-12-24 17:49
其一∶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其二∶ 昔...
全文
陶渊明的《挽歌》解析
1个回答2022-05-04 12:26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馀悲,他人亦...
全文
陶渊明 挽歌 译文
4个回答2022-07-17 21:02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
全文
求《陶渊明写〈挽歌〉》全文
2个回答2022-06-16 23:46
挽歌诗三首 其一∶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全文
陶渊明的生平事迹简介,陶渊明生平主要事迹经历
1个回答2024-03-17 13:47
1.陶渊明的生平事迹:在统治阶级内部互相倾轧,争权夺利十分激烈的年代,陶渊明根本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2.29岁时他进入官场,当了江州祭酒,但不久便不堪吏职自解归家闲居。 3.之后又先后几...
全文
求陶渊明的挽歌诗三的翻译
1个回答2022-08-01 03:10
我悲伤欲绝,他人也对逝者赞美。人死后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把尸体托付给大自然,化作大山脚下的一杯土。 余:我。 戚:忧愁;悲伤。 悲:痛也。
形容陶渊明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18 16:19
怡然自乐 [yí rán zì lè]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解释】: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 【出自】:晋·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示例】:这简直是...
全文
陶渊明《四时诗》的意义
1个回答2024-01-30 00:19
  1、诗人借助景物赞美自然,渲染气氛,抒发个人情怀,揭露社会黑暗,充分展示了诗歌言志、言情的功能,运用自然质朴的语言创造出自然美好与社会动荡及命运多舛不同的意境。   2、原文   四时   ...
全文
陶渊明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30 14:32
我国晋代大诗人陶渊明辞去彭泽令退居田园后过着自耕自种,饮酒赋诗的恬淡的生活. 相传,一天,有个少年前来向他求教,说:”陶先生,我十分敬佩你渊博的学识,很想知道你少年时读书的妙法,敬请传授,晚辈...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