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锻件的温度范围是多少?

2022-08-20 01:32

3个回答
锻造温度分为开始锻造温度和终止锻造温度:始锻温度是在材料熔点以下100~200度,终锻温度是指此时还有足够的可塑性。
对于普通碳素钢,其锻造温度范围为1250度~750度;对于含碳稍高的优质碳素钢,其锻造温度范围为1250度~800度;
即便碳钢在锻造时其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都在规范的锻造温度范围内,锻造加工也会产生加工硬化。这首先是经过锻造过程,金属的内部组织密度加大,强度增加,其硬度也会随之增加。其二就是冷却速度的快慢。一般的锻件在锻造后都是在空气中自然冷却,环境温度直接影响冷却速度的快慢。冷却速度越快,硬度越高。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将刚锻完的锻件埋入石灰,以放慢冷却速度的原因之一。
坯料加热是为了提高坯料的塑性,降低变形抗力,在坯料均匀热透的条件下,应尽量缩短加热时间,以减少金属氧化等缺陷,降低燃料消耗。
锻造锻件应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山西永鑫生的锻造温度范围是由始锻温度到终段温度之间的温度。
始锻温度:允许加热的最高温度即始锻温度。在不出现过热的前提下,应尽量提高始锻温度,以使坯料具有最佳的锻压性能,并能减少加热次数,提高生产率。碳钢的始锻温度比固相线低200℃左右。
终锻温度:不能继续锻造加工的温度为终锻温度。钢的终锻温度应高于再结晶温度,以保证有足够的塑性以及锻后能获得再结晶组织。但终锻温度过高,易形成粗大晶粒,降低力学性能;终锻温度过低,则锻压性能变差。碳钢的终锻温度为800℃左右。
相关问答
钢的锻造温度范围是如何确定的?
3个回答2022-08-17 22:31
  确定始锻温度时,应保证坯料在加热过程中不产生过烧现象,同时也要尽力避免发生过热。因此,碳钢的始锻温度则应比铁一碳平衡图的固相线低150~250℃。碳钢的始锻温度随着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合金钢通常随...
全文
钢的锻造温度范围是如何确定的?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过高或过低各有何问题?
3个回答2022-09-29 02:51
始锻温度过高会出现出现过热、过烧现象;始锻温度过低,加热次数多,生产率低。终锻温度过低,再结晶无法进行,冷变形强化现象无法消除,变形抗力大,塑性降低,甚至在锻件上产生裂纹及损坏设备、工具;终锻温度过高...
全文
锻件的锻造工艺有哪些?
1个回答2023-01-30 18:26
山西永鑫生锻件的锻造工艺有一、 镦粗工艺二、拔长工艺三、 胎模锻造工艺
钢锻件的始锻温度与终锻温度如何确定,过高或过低有何影响?
1个回答2022-08-17 19:58
钢锻件的始锻温度,就是工件烧到可以锻打的最高温度,过了这个温度就叫过烧,这是就可以开始锻打,在锻打的过程中工件温度慢慢凉下来,到了不可锻打的温度,这时的温度叫终锻温度,由于工件材质不同它们的始锻温度和...
全文
试解释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并叙述始锻温度过高和终锻温度过低,会给工件加工带来什么影响?
1个回答2022-08-21 02:09
始锻温度是对锻件开始锻造时的初始温度,即锻造时允许加热的最高温度。终锻温度是应停止锻造的温度。在终锻温度过底时容易产生冷作硬化,使坯料表面的硬度增大,如果继续锻造会引起裂纹甚至断裂。
锻打件和铸造件有什么区别
1个回答2023-01-05 17:25
锻造和铸造,通俗点就是,前面是打铁,后面是把铁水浇到模具里面。字面上很明显,锻造更结实,加上淬火退火等工艺,结构更强韧。铸造就比较粗糙了,但是加工快,简单,形状也可以多样
锻打件和铸造件有什么区别?
4个回答2023-07-02 18:50
锻打件是金属在红热状态下通过气锤或压力机等设备进行锻压产生的零件,铸造件是金属化成液态,浇注进入有特定形状的型腔,冷却凝固之后产生的零件。说白了就是锻件就是把金属烤软了捏成型,而铸件是把金属化成稀汤再...
全文
碳钢的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是如何确定的?
1个回答2022-08-20 23:26
理论是根据相变点来确定,实际都是根据参考资料再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许多书中都有每种钢的锻造温度,你参考使用,不必强求原理。
锻造和铸造的区别请教各位锻造件和铸造件有何区别
2个回答2022-12-20 03:24
一般说来,铸件的力学性能低于同材质的锻件力学性能。此外,锻造加工能保证金属纤维组织的连续性, 使锻件的纤维组织与锻件外形保持一致,金属流线完整,可保证零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与长的使用寿命采用精密模锻、...
全文
钢铁的“锻打”和“锻造”是一个意思吗
1个回答2022-08-16 15:15
锻打好象是强调锻造打击力,使锻件产生一定的锻造比, 锻造更是泛指通过锻打,使锻件形成一定开状的过程。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