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的“一日不读书”全句是什么?

2024-06-21 14:51

1个回答

全句是: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

意思:人要是不读书的话,一天后会变得很庸俗,两天后照镜子会觉得自己的脸表情很可怕,面目狰狞,三天后对人说话毫无意味,生活枯燥无味没有生机。

出自《黄庭坚文集》。另外苏轼在《记黄鲁直语》一文中也曾经记录下这段话,黄鲁直云: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

扩展资料:

黄庭坚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学书尤为推崇王羲之《兰亭序》。其有一首赞颂杨凝式的诗可以说明他对《兰亭序》习练体会之深:“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这其中不能没有其对王羲之书法学习的深悟。

黄庭坚在上溯晋唐、学习前人经典书法时,对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苏轼,可以说黄庭坚的手札小行书在很大程度上是学苏轼的。黄庭坚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不能不受苏轼书风的影响。在黄庭坚书论中,评东坡书颇多,且多为推崇备至者。苏东坡不仅是黄庭坚文学上的老师和提携者,而且也是其书法的学榜样。

黄庭坚行楷大字书风的形成当为其于京口见断崖《瘗鹤铭》之后并不断师法孳乳而自成家法的。黄庭坚师《瘗鹤铭》有一个误会,即他把《瘗鹤铭》看做右军所书,且深信不疑,故而倾力揣摩师习。不过也算是歪打正着,这倒促进了黄庭坚长枪大戟、绵劲迟此肆涩书风的形成。

从客观上看,黄庭坚与苏东坡是中国书法史上早于清代八百年超越唐代书风的笼罩而远溯先唐碑版或者说进行碑帖结合的书家。对于苏轼书风形成的渊源,只要把其代表作《寒食诗帖》与洛阳《龙门则扒饥二十品》做一比较,即可得出明确答案。黄庭孙返坚则明确标榜师法《瘗鹤铭》。

相关问答
黄庭坚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20 21:45
传说有一天,许多小孩聚在河边,连连仔拿用石子投井,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有个小孩连投十几次也没有结果,气恼异常,拿起块石头将地下的石子砸得粉碎。这一砸,倒触动了他的灵感,心想:“把一颗石子砸成两颗...
全文
黄庭坚的“一日不读书”全句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4-15 23:22
全句是: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 意思:人要是不读书的话,一天后会变得很庸俗,两天后照镜子会觉得自己的脸表情很可怕,面目狰狞,三天后对人说话毫无意味,生...
全文
黄庭坚一日不读书全句?
1个回答2024-05-14 17:23
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
黄庭坚一日不读书全句
1个回答2024-04-30 00:56
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
黄庭坚的生平简介
1个回答2024-05-04 04:07
  黄庭坚 行书 是 书法 界的一个推陈出新,他将人的视野带到了更宽阔的地方,而不仅仅是局限在原有的基础上。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黄庭坚的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黄庭坚的生平简介 ...
全文
黄庭坚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27 20:44
  1, 一石二井的来历   传说有一天,许多小孩聚在河边,连连用石子投井,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有个小孩连投十几次也没有结果,气恼异常,拿起块石头将地下的石子砸得粉碎。这一砸,倒触动了他的灵感,...
全文
黄庭坚的书法成就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3 18:23
黄庭坚( 1045-1105年),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早年师法宋代书家 周越,后从师苏舜钦兄弟,草书得揣古人笔意。后又得到张旭、怀素、高闲等墨迹, 得窥先人笔法之妙。行书是黄庭坚一生最擅长...
全文
黄庭坚的书法成就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4 00:11
黄庭坚书法成就主要表现于其行书和草书中。就其行书和草书来看其艺术风格形成之渊源。宋代近接盛唐,书法家很难不受唐代书风影响。但宋代书法家更注重内在精神情趣的诉求,因而和案头文牍融而为一的行书手札便成...
全文
黄庭坚书法作品
1个回答2024-03-14 11:02
黄庭坚书法作品如下: 黄庭坚(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
全文
黄庭坚的个人简介?
1个回答2024-03-17 13:08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