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日积月累成才的名人要事例?

2024-05-09 19:29

1个回答

欧阳修“三上”(枕上、马上、厕上)苦读,争分夺秒,珍惜光阴。

谈迁写《国榷》用了29年的时间: 天启元年(1621年),谈迁28岁,谈迁母亲亡故,他守丧在家,读了不少明代史书,觉得其中错漏甚多,因此立下了编写一部真实可信符合明代历史事实的明史的志愿。在此后的二十六年中年中,他长年背着行李,步行百里之外。到处访书借抄,饥梨渴枣,市阅户录,广搜资料,终于卒五年之功而完成初稿。以后陆续改订,积二十六年之不懈努力,六易其稿,撰成了百卷400多万字的巨著《国榷》。岂料两年后,1647年8月,书稿被小偷盗走,他满怀悲痛,发愤重写。经4年努力,终于完成新稿。1653年,为了使新书更加翔实,59岁的他,携第二稿远涉北京,在北京两年半,走访明遗臣、故旧,搜集明朝遗闻、遗文以及有关史实,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书成后,署名“江左遗民”,以寄托亡国之痛,使这部呕心沥血之巨作得以完成。

相关问答
靠日积月累成才的名人 要事例
1个回答2024-03-16 05:35
欧阳修“三上”(枕上、马上、厕上)苦读,争分夺秒,珍惜光阴。 谈迁写《国榷》用了29年的时间: 天启元年(1621年),谈迁28岁,谈迁母亲亡故,他守丧在家,读了不少明代史书,觉得其中错漏甚多,因...
全文
靠日积月累成才的名人 要事例
2个回答2024-01-07 17:16
华罗庚:自学
关于“积累”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2-18 11:38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尺之台,起于垒土 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岿步,无以成千里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主题为“积累”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2-22 05:51
1.成功离不开积累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房间里有着奇怪的装饰,不论是窗帘上,衣架上还是厨具都挂着纸片,每片纸上都记录了一些美妙的词汇,他把纸片放在房间的每个角落,为的是每时每刻都随时记诵,杰克.伦敦...
全文
日积月累的名人事例
1个回答2024-03-13 00:33
刘祁寒窗苦读十余载的文采是一种积累, 曹雪芹批阅十载的红楼之梦全来自他从小耳濡目染的人与事, 司马迁十四年呕心沥血的史记,无一不是他日日夜夜收集并整理的历史, 身边有太多的名人事例,也是需要你日...
全文
关于积累的名人事例,名言
1个回答2024-03-16 12:51
【名人事例】 1、袁枚十分注重积累语言 , 一次在二月梅花盛开的时节,站在梅树下的一个村夫很高兴地对袁枚说:“你看,梅树有了一身花了!”袁枚听了,心想:“这不是诗吗?”他便默默地记下,久久咀嚼,...
全文
日积月累的事例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20 18:30
要说日积月累的事例,本人感觉最典型的就是“愚公移山”——即使自己死了,自己的儿子、孙子、重孙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也总有一天会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移走,你认为呢?
日积月累的名人事例
1个回答2024-03-05 14:22
刘祁寒窗苦读十余载的文采是一种积累, 曹雪芹批阅十载的红楼之梦全来自他从小耳濡目染的人与事, 司马迁十四年呕心沥血的史记,无一不是他日日夜夜收集并整理的历史, 身边有太多的名人事例,也是需...
全文
关于积累的名人事例
1个回答2024-03-12 01:44
1、苏步青的“零布头”,时间是积累不可缺少的“支出”。 苏步青,浙江温州平阳人,祖籍福建省泉州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
全文
关于积累的名人事例,名言
1个回答2024-03-16 15:42
【名人事例】 1、袁枚十分注重积累语言 , 一次在二月梅花盛开的时节,站在梅树下的一个村夫很高兴地对袁枚说:“你看,梅树有了一身花了!”袁枚听了,心想:“这不是诗吗?”他便默默地记下,久久咀嚼,...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