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镇的沿革

2024-04-23 03:11

1个回答

改革开放以来,大河镇几经撤并,先后经历“一区一镇”、“一乡一镇”、“一镇”三个历史阶段。  “一区一镇”(1984.02~1987.09):
大河区辖六个乡政府,46个村,即王枫乡:王枫村、老屋村、友恒村、太山村、王河村、李林村、西河村、叶塘村、余苏村;花园乡:花园山村、万马村、肖畈村、戢畈村、黄桥村、雷咀村、快岭村、福选村、车路村;洪岭乡:洪岭村、九房村、李埂村、洪大屋村、钱建楼村、高墩村、聂闸村。大庙乡:大庙村、香炉山村、徐铺村、团山村、杨凼村、四渡河村、下鸣水村、吴箭楼村;永安乡:宋冲村、吴祥村、栗子园村、赵畈村、永安村;天门乡:天门村、义丰村、袁山村、门山村、四祖村、广文冲村、北港村、徐墩村。
大河镇辖3个村,一个街道居委会。即大河村、大桥村、荷叶山村。
“一乡一镇”(1987.09~2001.02):王枫乡辖王枫、花园、洪岭三个管理区,25个村;大河镇辖大河、天门、大庙三个管理区,24个村和一个街道居委会,名称无变化。  “一镇”(2001.2~):2001年一乡一镇合并,称“大河镇”,辖王枫、花园、洪岭、大河、天门、大庙6个管理区,49个村和一个街道居委会。
2009年底,徐铺村并入大庙村,北港村并入徐墩村。全镇辖47个村,1个街道社区居委会。

相关问答
新河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08 23:56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信国公属广洋卫指挥方鸿谦建新河所(属海门卫),修筑城墙,城高二丈三尺,周围五饥孝里。新河本是水名(又名迂江),当年建城浚河,引南监之水入西门出东门,所以此城也称新河。据清...
全文
河口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12 17:15
1958年设河口公社,1984年改为四顾闸镇,1993年建河口镇,1995年由大冶市划归黄码扒石市石灰窑手模圆区管辖。河口镇原属黄石市大冶县,后划入黄石市毕塌西塞山区。
新开河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23 09:51
新开河镇前身为坦粗东湖区车站卜信悔办事处,2000年1月27日经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2000)6号文件批准撤办立镇,2001年4月29日首届党代会、人代会召开后正式开始运作,是目前满洲里市唯一的建制...
全文
新河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1 11:46
1984年之前行政区划称公社,分别为新河人民公社和新民人民公社。基层设大队、生产队,分别有18个大队和20个大队。 1984年3月,实行政社分设。分别建立新河乡人民政府和新民乡人民政府。基层为行政...
全文
河市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18 06:02
河市坝,以地处州河西岸有张家、李家二坝得名, 1935年置河市镇, 1940年置河市乡, 1985年撤乡建镇, 1995年经省政府批准确定为省级试点小城镇。 2004年3月,新兴乡并入河市镇。
清河镇的沿革
1个回答2024-03-28 06:51
1958年建清河镇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建镇。1997年,面积66.6平方千米,人口3.4万,辖北一、南一、南二、南三、南四、东五、西五、韩泽环、樊前村、樊北村、樊西村、林家、翟刘、宋家...
全文
大河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3-08-29 18:07
大河一中放的英文歌曲名字
洋河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0 02:02
明清时期,洋河分属徐州府宿迁县和淮安府桃源(今泗阳)县,交界处立有栅栏和石碑,碑额勒有“东临淮郡,西障彭城”字样。1948年8月11日,原属宿迁县的洋河镇划属泗阳县。2004年行政划分将其划归宿迁...
全文
河溶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5 19:36
河溶镇初名溶市、合溶,后改称河溶,据《中国古今大辞典》记载:“沮漳二水至此合流,故名”。1927年置联保处,属当阳第三区署;1945年,改置河溶镇公所;1949年7月称河溶镇。1979年河溶镇人民公...
全文
汊河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15 07:50
建国初部分地域归南京市六合县管辖。1958年10月成立汊河公社;1975年汊河集的大雅村、龙王村划归相官集;1983年成立汊河镇;2001年乡镇撤并,文山乡并入汊河镇;2007年区划调整相官镇并入...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