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寺的历史渊源

2024-04-21 12:57

1个回答

东林寺摩崖造像始凿于唐代,历代均有增刻,故曾有千佛岩之称。造像分布在长50米,高8米的崖壁上,现存造像12龛,86尊。其中第11龛千手观音像高7.4米,宽7.16米。造型庄重,线条流畅浑劲,造具40手,头戴宝冠着天衣,饰缨珞踏莲花,须弥龙座,雕工精湛不失为石刻艺术精品。千手观音由整面山崖依势而凿窟雕成,造型庄严雄奇。下有两米高左右的巨大宝座,全高在九米左右。观音像两眼两手之下,左右各配上二十只手,手中各有一眼,共四十手四十眼又各配上“二十五有”(佛家说法),25·40=1000便成就了千手千眼的庄严法相。此尊观音像的造像年代已不可考,但从其保存之完好,造像体量之巨,雕造之富丽雄奇,令人叹为观止。为四川省内目前已发现的最大观音造像。
南宋绍兴十一年(公元1142年)在此观音像前,傍岩结楼,明万历年间多次修葺,后受火劫,付之一炬。清同治年间复修为东林寺。高阁临江,俯瞰沱水,与对岸西林寺遥相对峙,又地处东关渡口,濒临水陆码头,舟贾云集,摊棚棋布,前来朝拜,浏览者熙熙攘攘,热闹非常。享有“东林晚眺”的美誉,是内江八景之一。东林寺造像为内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市中区东林寺施工中出土了唐宋时期接引佛等精美摩岩造像及其它文物。

相关问答
大云寺的历史渊源
1个回答2024-02-19 05:10
大云寺是一代女皇武则天“制颁天下,令两京诸州”所修建的。其目的是利用佛教为其登上帝位大造舆论。在唐高宗永淳二年(683)驾崩后仅三个月,武则天就将太子李显从皇位上赶了下去,独揽了朝政大权。在对朝廷体...
全文
大云寺的历史渊源
1个回答2024-03-02 06:59
大云寺是1992年公布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大云寺是在一个特殊的年代,因为一个特殊的事件而产生的一座特殊的寺院;这座寺院的创建与一个特殊的女人有关,她就是...
全文
大乘寺的历史渊源
1个回答2024-03-15 05:58
大乘寺最早创建于隋文帝开皇年间,北宋天禧年间大力兴建成就今朝规模。历代文人骚客阡陌驻足,揽胜魏榆,清康熙年间历史名贤傅山先生曾频繁往来于该寺,大乘寺亦更加闻名遐迩。大乘寺自建寺来,僧众众多,为三晋...
全文
雷音寺的历史渊源
1个回答2024-01-27 09:52
说到到雷音寺,不得不提起四川宝兴县灵关镇中坝村的一位女性,她叫舒妙莲(1899年~1997年)。年轻时嫁入离家不远(按照现在的说法是同公社不同生产队)的一户有大田大土的人家。那时候,有大田大土,能请...
全文
渊姓起源,我姓渊,请问起源于哪里?有何历史渊源?
1个回答2023-08-06 06:36
我也姓渊,叫渊泉
南山的历史渊源
1个回答2024-03-09 23:30
蜀汉时,刘备曾在南山之上设置关隘。 常璩《华阳国志·巴志》:“ 禹娶於涂 ,辛壬癸甲而去,生子启呱呱啼不及视,三过其门而不入室,务在救时,今江州涂山是也,帝禹之庙铭存焉” 、“渝郡涂山,禹后家也”...
全文
花儿的历史渊源
1个回答2024-03-15 01:31
花儿其实是学术界的一种叫法,我们当地人叫做“漫花儿”,更准确地说叫“漫花”,由于当地发音多带“儿”音,所以“漫花”外人听起来就是“漫花儿”了。从叫法上就道出了“花儿”的关键在于“漫”,与我们常说的...
全文
中日两国有哪些历史渊源
1个回答2024-05-25 06:33
最早似乎葡萄牙开山鼻祖是卡斯蒂尔(莱昂看)的一个小领主,后来在反伊斯兰的收复失地战争中收复了今日葡萄牙北部随后开始独立化,后来在因亲眷关系多次介入西班牙诸国的争斗后最后取得宗主国同意而独立并收复了今天...
全文
新化山歌的历史渊源
1个回答2024-02-10 22:30
据专家考证,新化山歌起源于公元前3世纪以前的先秦,盛兴于7-13世纪(唐宋),流行于14-19世纪(明清)。新化是古梅山峒蛮的中心地带,10世纪前(宋代以前)为苗、瑶聚居地。至10-13世纪北宋开发...
全文
舟山的别名以及历史渊源
1个回答2023-01-29 19:50
海中洲,甬东,昌国!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