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戏面具人物寓意廉洁

2024-04-20 04:08

1个回答
答案是:脸上戴着男性面具的历史
面具在古代被称为木面,还有脸谱、面具、面壳等民间名称,这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国傩文化的典型特征。面具也是陕南羌人的主要道具之一。唱歌跳舞的时候戴。
面具源于宗教信仰和仪式的需要,也是宗教观念的产物和表征,是人与神沟通的工具,是一种宗教艺术形式,是傩信仰的重要存在方式。它在傩戏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是傩舞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该剧最突出的艺术特色。

面具以艺术的方式营造真实的环境空,传达神秘的宗教教义和思想,普及教义的思想,吸引和影响傩仪信徒。这也是傩坛衡扒和信众非常重视面具的原因。傩面具也是一种夸大面部外貌的化妆手段,在傩戏表演中代表角色身份。在傩仪和傩戏中被奉为神,也是衡量祭坛主人在宗教活动中地位的标志。

假面端宫失去了自我,成为一个具有某种神力或与神沟通能力的角色,这是角色转换的必要手段。面具具有强烈的原始文化和原始意识的象征意义,寓意图腾崇拜、鬼神迷信或祖先崇拜,其作用是驱邪避邪。从这个意义上说,傩面具是傩文化的传播者和传承者段公在实践和举行各种傩仪时使用的一种器具。面具被赋予了神圣的品格,它是仪式表演时请来的神灵的化身。

古时候的面有石、铜、木(竹)三种材质,大多凶猛有力。如方戴的“金四眼”面具。

傩戏面具保留了一些原始的崇拜遗迹,如“开山”面具、土地面具、二郎神面具等。,但也有一部分是为了适应各逗碧种角色而世俗化、个性化的。

关于面具的传说也很多。

相传周、曹、唐三位将军杀光恶鬼后上了天,百姓都怕恶鬼再来,就跪下来求三位将军留下来。众将半空立,降角曰:“刻三人行像。有事就吹三声喇叭,我们三个马上来解灾。”

因为在半空云雾中,只看到了三个人头,却没有看到他们的身体,所以只雕了三张脸。

这些传说神化了傩面具,增强了傩舞的神秘性。面具越多,能演的戏就越多,邀请的人就越多,坛主的威望就越高。以宁强为例,现存的羌族傩面具有千余种。这些面具大多保存在偏远农村的段公手中,有的已经传承了上百年,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相关部门和个人也收藏了不少。这是一组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也是综合文化的产物。对陕南羌族的面具历史、文化艺术、宗教信仰和当地民族风俗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首先,面具是民族图腾理论的一种物证。傩坛中的傩公、傩母木雕像,相传是结为夫妇创造人类的兄弟姐妹的祖先伏羲、女娲,与民间故事“创世”一模一样。此外,人们心中的真、善、美、假、丑在脸书身上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其次,陕南羌人戴的面具是研究中国戏剧脸谱和艺术雕塑技术的珍贵资料。从一些脸谱的传说中,我们知道今天一些戏剧人物的各种脸谱都来自傩戏。从历史发展来看,戏剧人物使用木面壳开始,后来变成了纸画脸谱,布画脸谱,最后发展到直接画在脸上,也就是现在的脸谱法。所以,要研究中国戏剧脸谱,必须认真研究木雕脸谱。陕南羌人的傩面具,造型生动,人物各异,有拓荒之美,有傩母之慈,有僧人之虔诚,有判官之尊严,有土地之淳朴,有甘胜之默契,有拓荒山之勇猛,有牛头马面之神奇。艺术色彩方面,有对比、调和、热色、冷色、中性色等不同的渲染方法。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有的面具色彩精致,与人的肤色相近,有的则粗糙低调,因人而异。所有人物的脸谱、性别、年龄、职业、官阶,一目了然。

第三,陕南羌族的段公面具,是文物研究的活教材。在文物研究方面,可以提供很多可靠的信息。它本身的存在就是珍贵的文物,是戏剧面具的活化石。其次,从陕南羌人的段红面具来看,大约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大多不变色、不裂、不虫蛀。其中有许多深刻的科学道理,值得深入研究。

陕南羌族端公面具不同于一般面具戏中的面具。一般面具戏中的面具是演员的一种化妆手段,而羌人的段公面具则被奉为神。民间谚语中有句话叫“戴上脸壳就是神,脱下脸壳就是人”。

羌族傩面具都有神的名字。

段公信仰万物有灵论,可以与神灵交流对话,而这些神灵又夹杂着巫、儒、释、道四大宗教的内容,以此来强化自己的神灵谱系,其中很多部分是史书和神话传说中找不到的。但其核心仍是神仙崇拜,其次是祖先崇拜、神灵崇拜和生殖崇拜。其他神只是陪衬,反映了傩文化的原始属性和古老咐指昌习俗。

现存的陕南羌族傩面具,根据形象可分为五类:

①世俗面具。干生、安安、梅、庞氏等贴近生活原型的形象。

(2)正神面具。正直、善良、圣洁、和平,如土地、救灾僧侣等。

(3)小丑面具。滑稽、搞笑、幽默的形象,如饭摊师傅、秦阿姨等。

(4)凶狠的面具。形象威武、凶狠、怪异,如开山、龙王、二郎神。

(5)线条粗犷浑厚。

在这五类面具中,主要有唐奶奶、桃园之地、开道将军、带兵之地、灵官、关羽、秦桧歪嘴、干生、兵学楷模、先锋小姐、和尚消灾、梁山之地。

蒙版艺人是家传和师传的结合,很多老艺术家本身就是端宫。在老艺术家眼里,神本身就存在于树上,雕塑家只是临摹而已。这些神存在于老艺术家的脑海和幻想中,他们带着极其虔诚的宗教情怀进行创作。这种创作冲动雕刻出来的面具,具有某种难以表达清楚的灵性,而且很少是一样的。这是风格化的木雕,很难比。

面具本身就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精美艺术工艺品,显示了傩面具雕刻者的精湛技艺。陕南羌人的面具,材质复杂,很少用硬质木材制作。最常用的口罩材料有木头、竹子、稻草、纸、布等。,具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特点。但常用的木材是杨树和柳树,因为这两种木材质地细腻,韧性强,不易开裂,重量轻,易雕刻省力,有辟邪的作用。它的制作,选择直径约20厘米的直无节树干,锯成直径约3-50厘米的小段,切成两截,成为两个口罩的原料。然后把树芯的树皮刮下来刻空,按图刻。粗雕成型,精雕细刻,最后用木锉和砂纸打磨。面雕有选料、取样、画图、舀、雕、磨、煎、着色、打光等主要工序。雕刻完成后,将面膜放入开水中,煮沸定型,待其在阴凉处晾干后再进行绘画。

采样是根据树的形状,确定剧中人的脸的长度,用锯子锯掉。面具尺寸一般比真人头部略宽略长。切割长度包括树冠尺寸,面长15-30cm,面宽12-15cm。

在确定人的脸型的基础上,画图就是用笔在素材上画出脸的轮廓。

挖瓢是按照脸书的轮廓形象建造的,瓢形凹穴是从背后挖出来的,做成瓢模坯。

雕刻是在模具毛坯做好之后开始雕刻。按照头部的比例,眼睛、鼻子、耳朵、嘴巴、眉毛、头饰等。会用角刀,平刀,洗水刀逐渐出来一会儿,然后再进一步清理线条。

打磨是在雕刻之后,用瓷片、刮刀、粗细沙石等进行打磨。以使其最初平滑。

油炸是为了保持面膜长期不开裂不变形。将打磨好的面膜放入一定温度的桐油锅中炸熟。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要炸透,不能焦,不能糊。

炒好后冷却,再用粗、细砂石打磨一遍,上色均匀,再涂生漆、土红等色,最后涂上毛须。每一道工序都要求一丝不苟。新面具应该和旧面具比较,使它更真实。

由于傩面具制作工艺复杂,雕刻精细,需要的工具很多,每个工具都有特定的用途。常用工具有20多种。

新面具必须被“打开”,才具有神灵附体的灵性。开幕式由以下程序组成:起跑、开车、跑、关、开、埋罐。开灯时,杀鸡取血,与朱砂、金粉混合,按面具神的味道依次敷七窍。有些地方,每次使用口罩都要进行点灯仪式。

傩面具都是根据传说中供奉的神的形状和外貌来刻画的,各有特色。据不完全统计,陕南羌族现存的傩面具,按其所崇拜的神的类型,有以下十类:

(1)神灵:元始天尊、元始天王、玉皇大帝、三清(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西王母、三官(天官、地官、水官)、北极魏紫大帝、北斗真君、文昌帝君、九曜星君、二十八宫等

(2)土地神:土地神、灶神、山神、水神、路神、井神、桥神、山武士等。

(3)山神:五兵(木城兵、霍城兵、金城兵、水城兵、土城兵)、茅山神梅山神等。

(4)祖宗神:彭祖、排魂、三代祖宗、老君大师、功曹等。

(5)动物神灵:虎王、象神、狮子山王、牛王、牛头马面、狐仙、水獭精、蛤蟆精、鲤鱼精、黄鼠狼精、蛇精等。

(6)植物精灵:树精、藤精、竹精、牡丹仙子、菊花仙子、莲花仙子和皇后三萧(大姐、二姐、三姐等。).

(7)鬼神:畏王、燕军四庙(陈子云、、宋帝、五官王)、十八地府、判官掌书、土地领兵、十二仙、十仙、张五郎等。

(8)祖师爷:罗公祖师、赵侯祖师、、万祖师、杨传、殷传、洋坛、传杜、端坐台、鲁班、杜康祖等。

(9)生殖崇拜:崇拜伏羲圣王、女娲圣母、傩公傩母、报童、祖龙杖、子孙杖等。

(10)英雄:殷元帅、赵、王、马;周、曹、唐三位将军以及包拯、、岳飞、薛、等先贤。

面具是神灵的象征,各地的傩坛都极其崇拜面具。以前放在寺庙、祠堂,或者端宫、香家的第一宅。有专制的“神柜”和“神桶”摆放。平日也接受信徒弟子的意愿。我们参加祭祀中的驱魔活动,都要举行一个迎接神灵的仪式,才能把面具从“客厅”里的神灵柜子或酒桶上取下。然后,我们用蘸了酒的新布擦拭面具,称之为“小灯”,按照神灵的口味陈列在活动场所的临时神龛上。求神、娱神、送神的驱魔贯穿面具始终,是一个开光、供奉、附神、上架(封箱)、揭下面具归位(带雕花面具的陕南羌人箱打开)的过程。面具一旦打开,在平日或请神时,就被视为对神的恭敬和严令禁止的待遇。非主管人员不得移动面具,不得将面具放在下肢或不洁处,妇女不得触摸面具、穿越面具、坐在面具箱内,甚至不得登上傩坛和戏台。戴上面具时,她们必须沐浴、更衣、焚香礼拜,并事先与女性分开。

总之,陕南羌族的段红面具是中国傩戏面具艺术的瑰宝,充分体现了羌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研究和传承羌族面具艺术,对于弘扬羌族优秀文化,繁荣羌族民间艺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关问答
傩戏面具人物寓意廉洁
1个回答2023-07-28 20:31
我理解空宴雹傩戏人物在于这个面具,这个傩面具,犹如划定人与神之间神圣的距离。天人斗帆之间本来是有一种距离,虽有相通的可能,但免不了要有仪式感,要超越于平常生活。在舞台上,傩戏的舞蹈者们不只舞给观众看,...
全文
傩文化的面具种类
1个回答2024-04-18 00:39
傩是中国远古时期全体成员参加的驱疫逐邪的巫术祭祀活动,是中国各民族先民共生的文化现象,人们惯常以巫傩称之。 面具在傩事活动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是神灵的凭依之物,时神祇的具象化。 中国是世界上面具历史...
全文
傩面具的简要介绍
1个回答2024-01-24 18:23
傩面具是傩文化中傩祭、傩仪中使用的道具,是较为原始的面具造型,是原始的图腾再现,是祛灾纳祥地吉祥象征,是自远古时代以来人们的重要精神力量。傩面具经历了从原始绝缓神灵崇拜到娱神、娱人的类型变化,具有...
全文
傩文化的面具种类
1个回答2024-01-26 04:02
傩是中国远古时期全体成员参加的驱疫逐邪的巫术祭祀活动,是中国各民族先民共生的文化现象,人们惯常以巫傩称之。 面具在傩事活动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是神灵的凭依之物,时神祇的具象化。 中国是世界上面具历史...
全文
傩戏面具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2-23 06:41
傩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及民间宗教信仰。中国的傩祭和傩戏具有悠久的历史。伴随傩祭而产生和发展的傩戏面具,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多年来一些地方已出土和发现了不少属于远古、上古、中古、近古的傩戏面具实物和...
全文
请教有关傩面具的知识和问题?
1个回答2024-01-24 01:31
我觉傩舞面具 傩【nuó】舞叫"傩"、"跳傩"俗称"鬼戏"或"跳鬼脸"渊源于古氏族社图腾信仰原始文化信仰基广泛流传于各种具驱鬼逐疫、祭祀功能民间舞蹈傩仪式舞蹈部般初月十六期间表演原古代祭祀性原始舞蹈舞...
全文
廉洁教育的高等学校廉洁文化教程
1个回答2024-02-08 23:39
《高等学校廉洁文化教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倡导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突出廉洁文化核心内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树立廉洁观念,践行廉洁行为,立足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
全文
廉洁奉公的廉洁奉公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14:34
吴隐之,到广州做官,从“贪泉”路过,听随从说起有这么一回事,便去看看。他看见所谓的“贪泉”实际上只是山泉,就蹲下捧着泉水畅饮,随从见状赶紧上前阻拦:“这是贪泉,千万不能喝啊!”吴隐之哈哈大笑,说:...
全文
廉洁标语简洁 廉洁宣传标语
1个回答2024-02-24 19:28
1、树清廉风气人人争先,创文明站所个个一流。 2、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3、强化措施,改进方法,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4、清官双肩明月,...
全文
关于廉洁修身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19 02:13
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乐于修身小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