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正济秀才,说了一个什么故事?

2024-04-05 06:22

1个回答
范文正公在睢阳掌学,有孙秀才者索游上谒,文正赠钱一千。明年,孙生复道睢阳谒文正,又赠一千,因问:“何为汲汲(1)于道路?”孙秀才戚然②却色曰:“老母无以养,若日得百钱则甘旨③足矣。”文正曰:“吾观子辞气,非乞客也,二年仆仆,所得几何,而废学多矣。吾今补子为学职,月可得三千以供养,子能安于为学乎?”孙生再拜大喜。于是授《春秋》,而孙生笃学不舍昼夜,行复修谨。文正甚爱之。明年,文正去睢阳,孙亦辞归。后十年,闻泰山下有孙明复先生以《春秋》教授学者,道德高迈,朝廷召至太学,乃昔日索游孙秀才也。



.范仲淹在淮阳做官时,有个叫孙夏的穷秀才听说范仲淹最体恤穷困的人,就直接上门求范仲淹给他十千制钱。范仲淹见他是个老实的穷秀才,不加多问就送了十千制钱。第二年,这个穷秀才又来见范仲淹,还是要求助 他十千制钱。范仲淹又如数给了他,然后问他:“你为什么穷到这个地步呢?”穷秀才说:“我家里没有什么产业,只有一个已不能劳作的老母亲。我是个读书人, 种田和做工都不大会,又不善经商,平常没有什么生计,只好过着贫穷流浪的生活。如果每天能有一百钱的收入,我就可以勉强度日,安心读书了。”

知道了穷秀才的境况,范仲淹非常同情他。就对他说:“我帮你补一个学职,做点笔墨的事情,这样可以解决你的日常家用,让你安心读书。”

孙明复对范仲淹的济助非常感激,此后更加勤奋求学,十多年后,终于学有所成,被朝廷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兼国子监直讲,成为朝廷最高学府的教官,才知道是当年那个乞讨的孙秀才。

范仲淹感叹道:贫穷对人的拖累可真大呀,倘若一个人为找米下锅而奔波到老,那么,即使他有如孙明复那样的满腹才学,也会被这种人生所埋没而终生不能为人所知
相关问答
范文正济秀才的译文
1个回答2023-10-23 06:55
什么啊,没看懂
范文正济秀才
1个回答2024-03-04 16:34
范文正公在睢阳掌学,有孙秀才者索游上谒,文正赠钱一千。明年,孙生复道睢阳谒文正,又赠一千,因问:“何为汲汲(1)于道路?”孙秀才戚然②却色曰:“老母无以养,若日得百钱则甘旨③足矣。”文正曰:“吾观子辞...
全文
范文正济秀才译文
1个回答2024-03-01 12:40
范仲淹在淮阳做官时,有个叫孙夏的穷秀才听说范仲淹最体恤穷困的人,就直接上门求范仲淹给他十千制钱。范仲淹见他是个老实的穷秀才,不加多问就送了十千制钱。第二年,这个穷秀才又来见范仲淹,还是要求助 他十千制...
全文
范文正济秀才的译文,急求
1个回答2024-03-16 18:33
1.范仲淹在淮阳做官时,有个叫孙夏的穷秀才听说范仲淹最体恤穷困的人,就直接上门求范仲淹给他十千制钱。范仲淹见他是个老实的穷秀才,不加多问就送了十千制钱。第二年,这个穷秀才又来见范仲淹,还是要求助 他十...
全文
范文正济秀才
1个回答2024-03-05 13:49
范文正公在睢阳掌学,有孙秀才者索游上谒,文正赠钱一千。明年,孙生复道睢阳谒文正,又赠一千,因问:“何为汲汲(1)于道路?”孙秀才戚然②罩祥却色曰:“老母无以养,若日得百钱则甘旨③足矣。”文正曰:...
全文
范文正济秀才 译文 急!快!!
1个回答2024-03-15 10:59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 只要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 只要学习,那么困难的也容易了;不学习,那么容易的也困难了.
范文正济秀才译文,快....
1个回答2024-03-15 04:06
1.范仲淹在淮阳做官时,有个叫孙夏的穷秀才听说范仲淹最体恤穷困的人,就直接上门求范仲淹给他十千制钱。范仲淹见他是个老实的穷秀才,不加多问就送了十千制钱。第二年,这个穷秀才又来见范仲淹,还是要求助 他十...
全文
《范文正济秀才》这一文章的解释
1个回答2024-03-04 16:34
原文:范文正公镇越。民曹孙居中死于官,其家大窘,遗二子幼妻。长子方三岁。公乃以俸钱百缗赒之,其他郡官从而遗之,若有倍公数。公为具舟,择一老吏送,辖其舟且诫其吏曰:“过关防,汝以吾诗示之。”其诗曰:“一...
全文
高级优秀儿童画的范画是怎样的?为什么可以作为范画?
1个回答2024-01-20 16:37
不一样的素材,标准也是不同的,要看孩子说的是哪种绘画的。
济宁神话故事优秀作文?
1个回答2024-02-23 21:35
金豆芽的故事(汶上郭金生写) 有一个李老汉早起去捡粪,起得太早了。 他走着走着,眼前起了大雾,李老汉在雾中摸索了很久,忽然来到了一个集市上,那里人来人往,非常繁华,有锔锅的卖蒜的,有唱戏的卖饭的...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