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堂的吴氏来历

2024-03-17 08:34

1个回答

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商时,黄帝的12世孙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太王有三子,其中小儿子季历颇有才干,生子姬昌,姬昌出世时,有圣瑞出现,所以太王就属意姬昌接位。太王的大儿子太伯和二儿子仲雍知道了父王的意思是先传位给季历,再传位给姬昌,就决定自动让贤,便一起南下荆蛮(周人敌视楚国的称呼)。太伯和仲雍给当时比较落后的江南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被当地土著推举为君长,号称句吴。太伯死后,由仲雍继位。周武王(姬昌为文王,其子姬发为武王)灭商后,仲雍的3世孙周章为诸侯,国号改称吴,并追封太伯为吴伯。至仲雍的第19世孙寿梦称王,建都今江苏吴县。寿梦的第四子季札本该继承王位,但他避而不受,逃到延陵以耕田为生。此后吴王寿梦的后裔分为两支:
渤海堂在政治上发展,出现了吴王阖闾,吴王夫差等著名国君,吴国被越国所灭后,其子孙便以国为氏,称吴氏。吴国灭亡后,夫差的太子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夫差之后还繁衍于江浙、安徽、山东、河南境内的一些地方。隋唐时期,吴氏已广泛地分布于大江南北。唐高宗时有吴姓将佐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唐僖宗时,有吴姓将佐随王审知入闽,皆在福建安家落户。宋明以后,吴氏称雄于东南,其中季扎的53世孙吴宣是后蜀驸马,家族显赫一时。吴宣的5世孙吴吉甫是吴氏入粤始祖。
渤海堂,为吴氏第二大郡望,今福建吴氏后裔大多为渤海堂。福建连城宣和培田村至今保留了非常完整的吴氏族谱。该族谱不仅记录了家族演变,更为重要的是纪录了很多风土人情和诗歌词曲。
吴姓通用对联
横匾:渤海堂(延陵堂)
上联:渤海家风远
下联:延陵世泽长
另一支延陵堂则是季札及其后裔独立发展,人丁繁衍众多,构成了当今吴姓的绝大部分。

相关问答
渤海堂丁氏
1个回答2024-04-12 19:49
渤海堂是高姓的堂号。 1、郡望 渤海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省沧州)。此支高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太守渤海太守高洪。 渔阳郡:战国燕将秦开击退东胡后置郡,治所在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以渔水之阳得...
全文
高氏为什么是渤海大族?
1个回答2024-03-14 08:45
因为东汉起发轫于渤海郡的高氏家族,一跃而成为自春秋以来绵延不绝的世家大族。 春秋战国时期,高氏主要活动在华北地区,其中一支在战国后期,楚国灭越后,经吴越之地,进入楚国,最终到达海南。秦汉时期高姓的...
全文
安徽吴氏萧县祠堂在哪里?
1个回答2024-03-14 11:15
安徽吴氏萧县祠堂在安徽省宿州市萧县的马晶镇北侧的徐河崖杨庄,吴氏萧县祠堂具体位置您可以参照下面的地图标注来查找。
吴氏是怎么来的
2个回答2022-05-13 05:38
吴姓源于姬姓,肇端于吴国,形成战国初期,始祖是周朝的太伯和仲雍。
吴氏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9-10 19:08
吴姓,最早起源于炎帝姜姓距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吴姓的第二个起源源自祝融氏吴回氏族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吴姓的第三个起源是出自姚姓距今已有3500多年历史,吴姓的第四个起源是出自黄帝姬姓距今已有...
全文
吴氏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2-29 03:15
 1、以吴国号[1]为姓,出自姬姓,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商朝时,黄帝的12世孙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太王有三子,其中小儿子季历颇有才干,生子姬昌(周文王),姬昌出世时,有圣瑞出现,所...
全文
吴氏的来历
1个回答2024-02-16 22:37
有很多来历 1、最早的是部落时期的吴回,一个信奉火的部落首领,据说他的后代有姓吴的。 2、周朝时期,周王室有个诸侯国----吴国,一直到春秋时期,夫差亡国,吴国的宗室就以国号“吴”为姓氏。 3、...
全文
吴氏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3-20 05:47
 1、以吴国号[1]为姓,出自姬姓,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商朝时,黄帝的12世孙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太王有三子,其中小儿子季历颇有才干,生子姬昌(周文王),姬昌出世时,有圣瑞出现,所以太...
全文
吴氏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5-30 15:04
1、第一个起源,是源自炎帝姜姓。早在黄帝之前,有一个属于姜姓的部落,这个部落以驺虞为图腾。上古时,虞和吴同音,后来转为谐音,且字形相近,可以通用,到战国时期,虞、吴才开始区别。所以这支部落把图腾解释...
全文
『吴』氏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1-24 13:07
吴姓历来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大姓氏之一。追根溯源,吴姓是从上古周族生根发派的。古公亶父是上古周族的领袖,即周太王,传为后稷自发第博十二代孙,也就是周文王之祖父。相传古公亶父有3个儿子,太伯、仲雍和季历。小...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