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的历史人物

2024-03-16 01:02

1个回答

最早见于志史的来普陀修炼的著名道教人物为秦始皇年间(公元前246年——公元前210年)的安期生。他曾受学于河上丈人,卖药于东海边,人称“千岁翁”。相传秦始皇东巡时,以重金召他去寻求长生不老药。安期生不受其命,曰:“后数十年求我于蓬莱山下。”[10]不久安期生渡海至桃花岛、马秦(今朱家尖)和普陀诸岛隐居修道。今普陀山几宝岭下东侧岩洞中有“仙人井”,其水虽大旱大潦亦无增减,色味甘洁,井窟中寒气侵人,虽酷暑不可久居,相传为安期生炼丹遗迹。西南海中的桃花山,传说是以安期生洒墨成桃花而得名。普陀山上的会仙峰,亦名天柱峰,丛岩耸峙,广崖巨壁,展列如屏,冥蒙杳霭,恍若神仙来会,相传当年安期生曾鸾骖鹤驭来游于此。追怀者有诗《安期仙井》云:“安期炼丹处,遥指仙人井。华盖结树冠,玄泉烹清茗。寒懊复暑凉,甘润称逸品。任凭沧海淼,只取一瓢饮。嗟尔名利客,至此应知省。世人多弃此,熙攘几宝岭。”[11]诗《会仙峰》云:“会仙峰上待仙来,鹤驭鸾骖仔细猜。天柱巍巍高百丈,分明海上是蓬莱。”[12]“群仙高会处,即此是蓬莱。略试神通手,莲花顷刻开。”[13]
另一位曾在普陀山长期隐居修道的著名道教人物是梅福,字子真。他精娴诗书,博学多才,曾补南昌尉,因见王莽擅权,汉室将倾,便弃妻子,隐姓埋名,于汉平帝元始年间(公元1——5年)渡海来普陀山,结茅山椒,采药炼丹,直至终老。后人因此称此山为“梅岑山”,此名沿袭了千余年。北宋宣和年间,山上尚有梅福留下的“履迹瓢痕”。今普陀山普济寺西北有梅岑峰,冈阜起伏,林壑幽美,峰顶建有梅福庵,相传是当年梅福结茅隐修之处。梅福庵内有灵佑洞,又名炼丹洞,内壁岩石嶙峋,状若百兽,崖间渗水,常年不息,倾入仙童葫芦塑像中,被称为“仙水”。洞中塑有梅福像,清康熙年间吴瞻泰题洞额,相传此处为梅福炼丹处。庵内有一“梅福井”,方广1米余,水碧味甘,清澈见底,相传为梅福炼丹用井。梅岑峰西麓下的梅湾,巉岩刻露,林木葱茏,景色幽美,据古志书载梅福曾于此广植梅树。后人追怀其亮节高风,咏叹之诗颇多,如:清祝德风诗《梅岑峰》云:“子真仙去剩空山,万树幽香拥翠鬟。半夜蛟龙听铁笛,梅花吹落白云湾。”[14]明李桐诗《题梅湾春晓》云:“万树梅花开满湾,冥蒙春色驻枝间。回思仙尉成丹日,开落随时待九还。”[15]明邵辅忠诗《梅湾春晓》云:“几树疏梅倚石斜,问梅开落属谁家。东风昨夜频吹俏,也作如来小白花。”[16]清释明慧诗《游梅湾》云:“梅花万树满前湾,仙尉于今丹灶闲。春色自来还自去,何曾一片落人间。”[17]清徐载阳诗《梅岑仙井》云:“汉室衣冠视若泥,飘然浮海凿山池。丹成跨鹤归何处,留得清泉待月辉。”[18]清释法湜诗《春日访梅岑庵题壁》云:“行义何妨又洁身,梅花独占首阳春。寻来丹井今犹在,无复当年跨鹤人。”[19]清朱绪曾诗《梅仙庵》云:“仙尉骑鸾去不回,炼丹古井旁林隈。吴门市卒埋名久,海外孤岑尚姓梅。”[20]等等。
据普陀山志史记载,晋代著名道教人物葛洪(公元284年——355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精通神仙修道之术,曾游历此山。今普济寺慈云石东侧,有葛洪井,水色湛碧,沁人肺腑,渗水涓涓,昼夜不息,相传为葛洪当年炼丹所凿。宋袁燮诗《葛仙丹井》云:“竹屋虚明卧古松,葛仙丹井留遗踪。日长无事同僧话,指点云边三四峰。”[21]清沈树兰诗《葛洪井》云:“句容家世忆仙翁,鹤驭翩翩驻碧空。独有余丹留井底,甘泉普济洛迦东。”[22]另据鄞县志记载,元朝道士王天助,曾修炼于普陀山。京师大旱之时,他祈雨辄应,投铁符治理决河水患也颇为灵验,被皇帝赐号太虚玄静明妙真人。在普陀青鼓山西,坡陡之处有裸岩八处,散布冈阜,石色白,玲珑似玉,异于它峰,相传此岩与八仙过海的道教传说有关,被称作“八仙岩”。清李鼎诗《八仙岩》云:“鸾驭一齐停,云璈侧耳听。八仙同过海。佛眼久垂青。”[23]清祝德风诗《八仙岩》云:“青鼓岩西聚八仙,蓬莱高会自年年。惯随龙女来听法,顷刻能开火上莲。”[24]在几宝岭上,有炼丹峰,据古志载,曾有羽客炼丹于此。在圆通禅院后的两壑间,有天然石桥相联,巧妙绝伦,民间传说是仙人为之,因此称之为“仙桥”。

相关问答
普陀山普陀山
1个回答2024-03-15 09:47
上个月有同事也去普陀山玩了,一直有在网购的她当然第一时间也想到了在网上预订,但看了好几个热门的旅游网站后,因为普陀山的地理环境问题,加上同事想找的是一些家庭旅馆,很多网站都找不到合适的住宿,就算有,价...
全文
普陀山法雨寺的历史背景
1个回答2024-03-08 03:00
法雨寺创建于明万历八年,因当时此地泉石幽胜,结茅为庵,取“法海潮音”之义,取名“海潮庵”;万历二十二年改名“海潮寺”,三十四年又名“护国镇海禅寺”。后毁于战火。  清康熙二十八年,普济、法雨二寺领...
全文
普陀山剧场
1个回答2024-02-13 15:39
  《印象普陀》选址在朱家尖原观音文化苑。朱家尖历史上为普陀山的庙宇地,是观音道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印象普陀是一部独特的山水实景力作。完美结合了普陀的地域特性,将场景、声光与表演融为一体,是一台以观音文...
全文
普陀山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3-03 02:28
普陀山原名梅岑山,因西汉末年梅福在此修道而得名。春秋战国时,普陀山及附近诸岛被称为“甬东”。山东南紧邻一更小的岛屿,悬峙海中,称洛伽山,因此,普陀山又往往连称普陀洛伽山。明朝时实行海禁,普陀山的...
全文
普陀山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2-05 12:21
普陀山的佛教历史悠久,作为观音道场初创于唐代。唐大中(公元847—860)年间,有梵僧(又说西域僧)来山礼佛,传说在潮音洞目睹观音示现。 唐咸通四年(公元863),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像回国,途...
全文
梦幻西游小普陀
1个回答2024-02-07 01:36
PT的正常加点就是2体3耐,如果怕以后蓝不够也可以2体2耐1魔加,不过我觉得不太必要,我练PT加的就是2体3耐,怕法打可以点抗,没魔可以学冥思加上限,没必要为了一点魔法浪费1点耐~~当然啦,加一点魔的...
全文
普陀水仙的文化典故
1个回答2024-03-15 08:45
相传很久以前,百花仙子欲培育在冬天开花的草本花卉,费尽了心血。可培育出来的只会长根,不会发芽开花。百花仙子无奈来到普陀山,向观音菩萨求教。观音睁开慧眼说道:“寒冬草木枯萎,乃是自然之象,很难强求。...
全文
普陀区有知名人物吗
1个回答2024-03-15 11:43
吕子乔在普陀区
普陀山经典名句
1个回答2024-03-16 22:45
普陀山相传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普陀山经典名句有普陀山拥有深沉厚重的历史,无论雾与霭都将普陀铭记于心;云烟绵延,普陀山气势非凡。 1、普陀山拥有深沉厚重的...
全文
普陀山的简介
1个回答2024-05-24 21:17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普陀山位于钱塘江口、舟山群岛东南部海域,系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景区包括普陀山、洛迦山、朱家尖,总面积41.95平方公里。其中普陀山本岛12.5平方公里,最高峰佛顶山海拔292米。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