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强大吗?

2024-03-10 11:30

1个回答
强大匈奴的衰亡

公元91年,匈奴被汉武帝彻底打败,不仅没占到便宜,反而失去了立锥之地,加之匈奴内部因为失败而导致的内讧,使匈奴分裂为南北两支。南匈奴向“汉”称 臣,与汉族逐渐融合,到了南北朝时期,真正意义上的匈奴,已经看不到了。北匈奴大势已去,再加上日益强盛的鲜卑造成的威胁,使北匈奴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不得已开始西迁,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也是始无前例的民族大迁移。

北匈奴一路西逃,最先到达的是乌孙国的地盘,也就是现在新疆的伊犁河上游一带,然后是康居,也就是锡尔河上游的东部,继续往西迁移,就到了阿兰聊,这已经 是欧洲和亚洲的交界了。关于这个阿兰聊,据说就是“奄蔡”,锡尔河下游,咸海周边地区的一个游牧部落,有人猜测可能就是高加索-顿河-伏尔加河三角地区的 “阿兰人”,阿兰聊可能是现在俄罗斯境内的沃塞梯。但是这只是从语言学和遗传基因学角度进行的猜测,至于到底是不是,还有待考证。从乌孙到阿兰聊,从公元 91年到公元290年,在长达两百年的历程中,匈奴从中国的历史上消失了。公元四世纪中叶,尽管是在逃亡,尽管是民族迁移,可匈奴的铁蹄仍然踏碎了阿兰聊,从此,匈奴在欧洲的历史书写辉煌。

匈奴骑兵闯欧洲

阿兰聊灭国后不久,欧洲国家的浩劫来临了,这就是“匈奴骑兵闯欧洲”。匈奴在迁移的过程中,没有自己固定的地盘,没有足够消耗的资源,他们需要填饱肚子喂 养战马,还要繁衍后代,所必须的一切从那里获得?只能开战。匈奴在和汉族三百多年的战争中,已经学到了足够对付欧洲人的战术和谋略,再加上他们天性中的勇 猛和顽强,匈奴开始在欧洲”抢劫”,通过不断地战争,来获得生存的资源。

公元374年,匈奴人在他们的首领巴兰勃单于率领下,依仗着强大的骑兵入侵东哥特,一场十室九空的大洗劫沉重地打击了东哥特人。年迈的东哥特国王赫曼立 克,在他的军队被匈奴全歼后,选择了自杀。而赫曼立克的继承人维席密尔,也在匈奴飓风般的进攻下血染沙场。最后,赫曼立克的儿子呼哪蒙特向匈奴投降,他的 部下四散本逃,一部分去了西哥特,一部分逃向巴尔干。

西哥特国王阿撒那立克得知东哥特灭亡后,立刻在德聂斯德河展开了防御部署,希望能够阻止匈奴人渡河到自己的王国抢劫。不过匈奴的战争艺术在当时的欧洲已经 算得上是炉火纯青的了,他们在远处上游偷渡,然后连夜袭击哥特的军营,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西哥特的军队一败涂地。在西哥特洗劫了一番后,匈奴人回到喀尔 巴阡山以东,进行休整。而西哥特人呢,在惊悖之余,放弃国土,渡过多瑙河进入罗马国境。

失去土地的西哥特人,为了生存只能向匈奴一样采取以战养战的方式,逃亡的西哥特重装骑兵应付罗马皇帝那老掉牙方阵步兵绰绰有余,阿德里雅堡一场会战,罗马帝国输得连根基都垮了。从此,罗马帝国再也无法控制他那广阔的领土和众多的诸侯了。

公元400年,匈奴新任单于乌尔丁带领大军攻入匈牙利追击西哥特军队,并越过阿尔卑斯山进入了意大利。倒霉的西哥特军队,在匈奴骑兵和罗马军队的夹击之 下,彻底完蛋。匈奴人闯进意大利,自然少不了要来次大规模的掠夺,没办法,不是匈奴人野蛮,他们要生存,一场大战之后,他们必须收获点什么,才能支付战争 中和休整时的消耗。有时候我很奇怪,他们为什么不在当地驻扎下来,后来我才明白,驻扎下来,人数远远超过匈奴人的当地民族,不会那么容易就接受匈奴人的统 治的,匈奴人在欧洲的民族没有出现大规模迁徙的状况下,是不可能完全占领某个地方的。更何况,驻扎就意味着融合,而匈奴,又是个难以融合的民族,否则,就 不会来欧洲了。

匈奴人只在意大利溜达了一圈,可一路上的冲杀却把匈牙利的原住民凡达尔人,瑞维人,和最先被匈奴人灭国的阿兰聊人闹了个鸡飞狗跳。这三族人逃到进入高卢, 同样是以战养战,和当地人打了几场恶战,然后在公元409年越过比利牛斯山,进入伊比利亚半岛,建立了三个国家。与此同时,另外一支西哥特重骑兵在他们的 首领阿勒立克的率领下也南下躲避匈奴人的追击,不过他们的战斗力比欧洲其他民族强多了,公元408年、409年、410年,西哥特的军队三次围攻罗马,公 元410年,西哥特的军队攻入罗马城中,这就是历史上的罗马城第二次沦陷。

在这次战争中,欧洲的众多民族在匈奴军队的强大压力下,为了生存互相火并。给了匈奴人浑水摸鱼的绝好机会,他们则占据了巴诺尼亚,也就是现在的匈牙利,征服了当地的哥特人之后,开始了无忧无虑的放牧生活。

看来,以战养战也并非是自寻死路,匈奴人如果不这样,怎么维持数百年的流浪生活,如果不是频繁地发动战争,又怎么能迫使欧洲的民族之间相互火并,从而有机 会获得立锥之地。不过匈奴人发动战争,也不是盲目的,至少,他们在迁移中发现,自己的战斗力是欧洲人无法比拟的,他们打得起,也打得赢。如果匈奴人没有那 么强大的骑兵,只怕早就被欧洲的民族给清洗了。

  匈奴单于乌尔丁死后,路加即位,路加单于死后,他的两个侄儿白里达和阿提拉共同治国。这段时间西欧相当平静,而北欧,东欧却是战火纷飞,盎格鲁撒克逊 人,也就是今天的英国人的祖先,因为无法忍受在匈奴这个强大而可怕的邻居的压力下生活,渡海流亡到英伦三岛。可以说,匈奴人在欧洲的一番闯荡,促成了今天 欧洲的诸多国家的形成,他们在欧洲书写了浓重而辉煌的一段历史。

  公元445年,白里达死后,匈奴由阿提拉独自统领,王宫就建立在多瑙河以东的大草原上。曾经不可一世的东西罗马,每年都要向阿提拉进贡,成了匈奴的附 庸。由于西罗马拒绝匈奴提出的政治联姻和领土要求,阿提拉以此为借口向西罗马开战。公元451年,阿提拉统领五十万大军进入高卢,罗马大将阿契斯则联合了 所有受匈奴压迫的欧洲王国,双方在加泰隆尼亚平原上会战,这场战争的惨烈程度,按照史书上的记载,一天里死亡的人数就十五万之多,真是比现代高科技杀人还 残酷。匈奴首领阿提拉见双方陷入了毫无意义的消耗战,觉得再打下去吃亏的只能是自己,于是领军回国休整去了。

不过阿提拉不会就这么放过敢跟他叫板的西罗马,第二年,阿提拉率军突然越过阿尔卑斯山,直攻意大利,铁蹄之下,意大利北部所有城市都成为阿提拉的洗劫目 标。公元446年,因为黑死病,也就是欧洲那场最严重的鼠疫的爆发,阿提拉接受西罗马的求和请求,撤兵回国。经过这二次战役,欧洲人畏惧地称阿提拉为“上 帝之鞭”。

欧洲人对阿提拉的敬畏,不如说是对匈奴的畏惧,他们真的是被匈奴打怕了。由逃亡到称霸欧洲,从匈奴人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没有以战养战的洗劫,他们无法 生存;没有频繁的侵略,他们不可能树立威名,没有搅混欧洲的格局,他们也不可能有机会获得自己的领土,在前后数百年的战争中,匈奴不断地发展壮大,直至成 为欧洲的霸主。

  阿提拉死后,强大的匈奴人在长期的所向披靡高枕无忧中又开始了内讧,阿提拉的几个儿子为了争夺王位相互撕杀,匈奴再次分裂。日耳曼人,也就是德国人的 祖先,在这个时候发展壮大起来,把匈奴人赶回了喀尔巴阡山以东地区。公元461年,阿提拉的幼子邓直昔克企图重建霸权,却在与东罗马的交战中身亡。从此, 匈奴帝国瓦解了,这是欧洲历史对匈奴的最后记载。

此时的中国,正是北魏中期,南匈奴和其各分支在中国建立的“汉”、“前赵”、“北凉”、“大夏”等也相继覆灭。在亚洲和欧洲的匈奴人分别与当地各民族混合了起来,一个彪悍而勇敢的民族从此消失了。
相关问答
匈奴的匈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1-17 01:13
匈奴是个历史悠久的北方民族集团,祖居在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的寒温带森林和草原的交界地带,他们披发左衽。
匈奴的匈的意思是什么?
2个回答2023-01-21 06:08
没有意思,是音译。
匈奴的第一个单于 匈奴是怎么灭亡的
1个回答2022-12-03 21:45
冒顿,莫读,读音
汉朝和匈奴什么关系 匈奴是现在的哪里
1个回答2022-12-22 17:21
战争与和亲的关系
匈人和匈奴人有什么区别
1个回答2022-11-13 11:29
匈人(Huns)是英文的称呼。在古拉丁文中,匈奴人被称作HVNNVS,音译混努斯。现代意大利语,作为最接近古拉丁文的语种,称匈奴人为unno。匈奴,匈字古汉语发音为团音,因此古汉语“匈”字发音也类似...
全文
匈人和匈奴人的区别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1-16 05:17
没有区别匈奴人的简称就是匈人
匈奴人去哪了
1个回答2023-07-14 20:01
去了欧洲,现在东欧的匈牙利据说就是匈奴人的后代!
现在还有匈奴人吗?
1个回答2023-02-10 20:50
已经跟汉族同化了
求言情小说,男主好像是匈奴人
1个回答2023-04-24 17:16
可能是契丹王妃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