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曾侯乙编钟”的故事(简洁一些的)!

2024-03-06 18:06

1个回答
荆楚网 湖北日报 一件震惊世界的国宝,差点毁于施工爆破。昨日,著名文博专家谭维四回到熟悉的省博物馆,走进守护国宝的省武警总队二支队十中队官兵的军营,为战士们讲述曾侯乙编钟发掘的历史往事。
虽已是78岁高龄,但谭维四仍神清气爽,记忆惊人。这位亲手将曾侯乙编钟捧出墓室的老人,对人民子弟兵有一份特别的情结:“当年如果不是解放军坚持,曾侯乙编钟可能就被炸掉了!”
1977年9月,武汉空军雷达修理所在驻地随县城关西郊擂鼓墩附近扩建厂房。当他们开山放炮平整土地时,发现了一大片质地松软的褐色泥土。主管施工的副所长王家贵警觉到下面可能有文物古迹,立即向所长郑国贤报告。
为此,郑国贤两次向随县文化馆报告,均未能引起重视。“我们是爆破施工,怕不能再放炮了吧?”出于军人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使命感,郑国贤对施工的监管越来越严,“疑为古墓”的心理有增无减。
次年2月,施工中进一步发现疑点时,随县文教局王君惠局长决定派文化馆副馆长王世振立即去现场查勘。王世振经过勘查,大吃一惊:“这么大的墓从未见过。”
消息报到省文化局和省博物馆后,谭维四立即率考古人员赶到现场。“好险,我当时惊出一身冷汗。开山炸石的炮眼,最深的几个距此墓木椁盖板已不到1米了!”
考古发掘工作完成后,在部队礼堂,沉睡地下2000余年的曾侯乙编钟再次向世人发出清脆悠扬的声音!这是谭维四最为陶醉的时刻。
讲完故事后,谭维四将《曾侯乙墓文物艺术》和自撰的《曾侯乙墓》、《乐宫之王》等5本书送给该部队图书室。
相关问答
曾侯乙编钟之声有感
1个回答2024-03-08 10:15
我不经常听音乐。 在这个下雨的夜晚,突然想听听音乐,和着窗外的雨声。 之前在博物馆的时候见过编钟和编磬,听过它们的声音,但从没有真的静下来听一听一首曲。 曾侯乙编钟-屈原问渡,...
全文
什么是曾侯乙编钟?
1个回答2024-05-09 05:50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目前出土数量最多、重量最重、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堪称“编钟之王”。曾侯乙编钟包括钮钟19件,甬钟45个,外加楚惠王赠送的一件拨钟,共65件,总重量达2500多千克,是迄今...
全文
什么是曾侯乙编钟
1个回答2022-10-26 01:45
青铜文物 乐器又是礼器 网上一查就查到
曾侯乙编钟
1个回答2023-11-13 08:56
摘自《国家宝藏》 编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主要用青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槌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可...
全文
曾侯乙编钟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2-17 03:14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钟是一种打击乐器,用于祭祀或宴饮时。最初的钟是由商代的铜铙演变而来,按其形制和悬挂方式又有甬钟、钮钟、镈钟等不同称呼。频率不...
全文
曾侯乙编钟
1个回答2024-02-28 04:44
摘自《国家宝藏》 编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主要用青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槌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可...
全文
介绍曾侯乙编钟
1个回答2024-02-29 06:01
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出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
全文
曾侯乙编钟
1个回答2024-03-04 04:24
中国战国早期的曾国青铜乐钟。1978年在湖北随州曾侯乙墓中出土。因有“曾侯乙”铭文而得名。包括甬钟45件,钮钟19件,及楚惠王所赠鏄钟1件,共计65件。按形制不同,以大小及音的高低为序组成8组,...
全文
曾侯乙编钟简介 曾侯乙编钟介绍
2个回答2023-11-15 21:45
1、曾侯乙编钟为东周时期(战国早期),周王族诸侯国中姬姓曾国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体现了周王朝治国基础的礼乐制度。总重2567公斤,长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短钟架长335厘米,高273厘米。 ...
全文
曾侯乙墓编钟
1个回答2023-11-22 03:31
曾侯乙墓和曾侯乙编钟可以说是我国历史文明中的重大发现,更进一步的了解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而曾侯乙编钟这件大型乐器,更是我国考古历史上的重大发现,是对我国古代文化历史研究的一大突破,下面我们就来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