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

2024-03-03 05:55

需要这个文章的历史故事!~
1个回答
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 文:

陈太丘和朋友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约定在正午时分,约定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达。陈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自己先走了。当他离去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陈太丘的儿子元方这年仅七岁,正在家门外玩耍。客人问他:“你的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离去了。”客人便生气地说道:“简直不是人啊!和人家约好一起出行,却丢下我自己先走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正午时分见面,而到了正午您没有到,这是没有信用;对着他的儿子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十分惭愧,忙下车来拉他。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入家门。



解释:



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县名。

期行:相约而行。期,约定。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日中:正午时分。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尊君在不:你爸爸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否,通假字,通“否”。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委,丢下、舍弃。去,离开。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委:丢下。

去:离开。

引:拉。

顾:回头看。
相关问答
世说新语--陈太丘的儿子
1个回答2024-01-29 22:07
“元”就是“首”,第一个,如《红楼梦》里的“元春”在姐妹中就是最大。 “季”就是“末”,按“伯、仲、叔、季”或“孟、仲、叔、季”的顺序来排。如“孟春”即初春;而“季春则指春末。 所以,陈元方为大;...
全文
世说新语——陈太丘的儿子
1个回答2024-01-30 17:59
“元”就是“首”,第一个,如《红楼梦》里的“元春”在姐妹中就是最大。 “季”就是“末”,按“伯、仲、叔、季”或“孟、仲、叔、季”的顺序来排。如“孟春”即初春;而“季春则指春末。 所以,陈元方为大;...
全文
陈太丘与友期
1个回答2024-02-15 01:31
友:君何舍余相委 太丘曰:吾义见君久久(fou)至便余委
陈太丘与友期行
1个回答2024-02-09 03:38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
全文
陈太丘与友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2-15 02:34
这是刘义庆《世说新语》中的一篇,文章记述陈元方与来客的对话,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 译文: 陈太丘跟朋友约定一起走,约定在正午碰面.正午已过,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陈太丘离...
全文
陈太丘是个怎样的人?
1个回答2024-02-17 02:11
《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友人是一个不守信用没有时间观念的人。《陈太丘与友期》这一章出自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对话时的场景,含含世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同时赞扬了陈元方维...
全文
陈太丘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2-04 19:49
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
全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18 17:18
从《陈太丘与友期行》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诚为本, 诚信的本意是诚实无欺,恪守信用。总之我们要以诚待人。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约好正午一起出门,可是过了正午...
全文
陈太丘与友期
1个回答2024-02-05 06:56
陈太丘与友期 朝代:南北朝 作者:刘义庆 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