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怎样对待生死?

2024-03-01 18:48

1个回答
庄子对生死的态度,为常人不解。他不怕死,坦然面对。在他快死的时候,他的弟子准备厚葬他。他说,天地就是我的棺材,日月星辰就是为我陪葬的玉石珠宝,世上万物是上天送我的东西,难道陪我安葬的东西还不齐备吗?他的弟子担心:说怕老鹰、乌鸦吃了老师。庄子却说,以天地为棺材,会被乌鸦吃掉;埋在土里,会被蚂蚁吃掉;从乌鸦嘴里抢来给蚂蚁吃,这样不是偏心了吗? 一个人能坦然面对生死,确实体现出了境界。但是,对亲人的亡故,尤其是跟自己生活了多年的老伴,也坦然面对其生死的话,可能就太绝情点了吧?庄子真是做绝了,老婆去世了,他不但不哭不伤心,反面鼓盆而歌。他的朋友惠施看不惯,质问他,他却讲了一番生命由生到死运行的道理。 且看庄子认可的道理是什么样的。庄子说,生、死都是大化运行中的一个阶段,所以对于死亡不必恐慌,要顺其自然。人是“气”的一种存在形式,“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知北游》)。他告诉惠施,他经过追本溯源,去观察最初的开始,感知到这生老病死就像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一样正常,所以就对老婆的死不伤心了。庄子讲逍遥游,认为人可以随心所欲、游刃有余、追求个性解放和纵情舒展,对自由的向往和渴望一直是庄子的追求,他反对以仁和义等去左右人的自然状态。他认为一颗自由的心可以飞翔,希望人能通过顿悟,到达一个富有神韵的境界,过上一种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他对这种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是建立在自然的基础上的。对无为之“道”的体认,对自然生死的参悟,让庄子有一颗明亮而轻松的心。 另外,庄子认为,生和死,是相对的,所以他更看轻了死的人世悲情性,而对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悟。所谓“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这种对生死、是非、可与不可等的辨证体认,让庄子站在一个更高的境地看事物,从而更加注重张扬个体自由的价值,而反对以仁、义、礼、智等概念建立起来的同一性和统一状态。庄子说过一个有趣的故事:丽姬得知自己要嫁给晋献公,伤心得很,一直哭个不停,等到她来到王宫,“与王同筐床,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只有当上了夫人,才知道夫人的生活,才会后悔自己曾经哭着不肯嫁的举动。所以庄子认为,没有死过的人,是不懂得死的世界的。坦然面对死亡,领悟了自然的真谛,就是智慧。
相关问答
写一篇关于庄子的故事,并说明这个故事体现了庄子哪些性格特点。
1个回答2024-01-22 08:42
惠子相梁 这则故事辛辣地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的态度。这则故事很富有趣味性,主要表现在:其一,故事发展常常出于人的意料之外。做了大官,好朋友来看望自己,这是令人高兴的...
全文
写一个关于庄子的故事,并写出体现了庄子怎样的性格特点
1个回答2024-05-18 03:20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全文
庄子 故事两则体现了庄子什么 思想
1个回答2024-01-20 23:30
第一则《惠子相梁》:这则故事辛辣地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的态度。 第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粱》貌似没有主题,这篇短文讲的是一场惠子与庄子之间的辩论赛
庄子故事两则庄子是怎样的人
1个回答2024-01-25 10:25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其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特有的奇特的想象世界,“意出...
全文
写一篇关于庄子的故事,并说明这个故事体现了庄子哪些性格特点。
1个回答2024-02-11 02:22
惠子相梁 这则故事辛辣地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的态度。这则故事很富有趣味性,主要表现在:其一,故事发展常常出于人的意料之外。做了大官,好朋友来看望自己,这是令人高兴的...
全文
庄子的英语翻译 庄子用英语怎么说
1个回答2024-02-07 13:44
您有几个选择,因为有拼音和其它英文字母翻译法。 (1) Zhuangzi (2) Chuang Tzu (3) Chuang Tse 在下以为,目前拼音也开始普遍出现在国外,所以用拼音应该是可...
全文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体现了庄子的道家哲学思想。下列成语或典故与《庄子》有关的是(  )。
1个回答2024-01-18 19:51
C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错误,“愚公移山”是《列子·汤问》记载的一篇寓言故事,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 B项错误,“刻舟求剑”出自《...
全文
《庄子》故事两则中,有人说庄子最后一句话答非所问,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1个回答2024-01-18 11:52
最后一句话是:我是在濠上知道的,把惠,子“你怎样知道鱼乐的问题变成了‘你在哪里”知道鱼乐在逻辑上可说是个偷换概念的诡辩,是答非所问的对语。可是,这正展示了庄子善用言辞上的巧妙,在逻辑上回避了难题的机敏...
全文
(庄子,山木)的(庄子行于山中)的翻译
1个回答2022-06-20 18:00
庄子行于山中.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