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对幼儿生活活动应培养那些

2024-02-27 05:21

1个回答
幼儿时期应该培养那些习惯呢?
  
  一、生活卫生习惯
  
  良好的习惯首先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生活习惯是最基本的习惯,她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最大。生活习惯包括饮食、起居、卫生等习惯。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要求做到: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安静入睡并有正确睡觉姿势,饮食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不吃零食,饭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等等。
  
  我班孩子在生活卫生习惯方面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能讲卫生,自己洗手,起床后嗽口,但也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
  
  1、 遇到自己喜欢的,就吃的很多,自己不要吃的,放到别人碗里,或者悄悄的扔到地上,桌子上。
  
  2、个别幼儿吃饭速度很慢,本来自己可以吃完,如果老师不强调的话,就悄悄的把饭倒掉。
  
  3、个别幼儿中午不睡觉,或者入睡速度比较慢,没有良好的休息很难保证下午活动时有精神,到了上初中后这种差别就看出来了。
  
  二、文明礼貌习惯
  
  德国大诗人歌德曾说过: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礼貌看起来是一种外在行为,但实际上他反映了人的内心修养,体现了一个人的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识,文明礼貌是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文明礼貌习惯必须从小培养。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如:您好,再见,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等,同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文明举止,见人要热情地打招呼,大人问话要认真听,有礼貌地回答,保持服装整洁,站有站相,坐有坐姿,遵守公共场合秩序,不随地大小便和吐痰,不损坏花草树木,爱护公共财产,遵守交通规则。
  
  三、劳动习惯(自理能力)
  
  幼儿劳动不是为了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而是培养孩子劳动的习惯。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主要要求是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吃饭,自己穿脱衣服,自己收拾玩具、图书,另外帮助家长做些简单的家务活。培养孩子爱惜粮食,不浪费等。
  
  四、学习习惯
  
  到了中班,我们更应该强调的是学习习惯的培养,耐心倾听的习惯,这样还是上小学了,他们上课能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上课的效率就非常高,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课外时间经常玩,而学习成绩非常好,而有的孩子看似很努力认真,效果却不佳,因为他们没有认真倾听的习惯,没有好好把握上课的有效时间。好的学习习惯还包括认真思考的习惯,有的孩子比较听话,从不给老师添麻烦,而在活动时表现不够积极,不管什么好象和他都没什么关系,思想上比较懒惰,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人云亦云,而有的孩子上课学习注意力不够集中等等,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逃避学习。不愿上课,上课无成就感,无抱负和期望,无求知上进的愿望。
  
  2、焦虑过度。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学习不好不觉得丢面子。
3、注意分散。学习动力缺乏会使注意涣散、兴趣转移,易受各种内外因素的干扰,因而对学习以外的事反而兴致勃勃,不惜花时间,常常喧宾夺主、主次颠倒。
  
  4、厌倦、冷漠的情绪。
  
  5、缺乏适宜的学习方法。
  
  6、学习无目标无计划。
  
  怎样注重对这些习惯的培养呢?
  
  一、立规矩: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立规矩。例如自己的玩具、小书架、抽屉都是自己主动整理的。从小养成了爱整洁、爱劳动和有条理的良好习惯,立下规矩然后一直坚持,引导孩子逐渐养成了有条理的好习惯。
  
  二、方法对头:好习惯的养成我们需要立规矩需要坚持也需要采用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给予孩子鼓励和赞赏来激发幼儿恒久实践的意志。比如培养孩子玩好玩具收回原处的习惯,在开始训练的时候,家长可以用游戏的口吻对孩子说:“玩具要回家了,咱们帮他送回家吧,找一找他的家在哪里呢!”用这种方法帮助玩具找家的游戏方法比干巴巴地向孩子提出要求要好得多。当孩子把玩具收拾好了之后给予肯定和表扬。孩子受到称赞之后,下次定会再重复这种良好的行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良好的习惯。
  
  三、要给幼儿充分的时间和重复练习的机会。习惯是在不断重复中逐渐养成的一种良好稳定性倾向。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作为家长不能想起来就要求一下,不要求就听之任之。当前对家长来说,最难的也就是严格要求,将爱和严格结合起来。不少家长也知道应该如何要求孩子,但做起来又往往以感情代替理智,这在家庭教育里是常见的情况。例如说好了不买零食的,但是只要孩子一哭闹,家长就心软了,常常迁就,退让,直到败下阵来,以至发展为有求必答应,养成了吃零食的坏习惯,也有家长在培养良好习惯方面取得成效的,这就是由于他们能理智地爱孩子,把爱和严格结合起来,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地要求,耐心地训练的结果。所以,所有的常规一经提出之后,必须履行,并引导孩子努力地去遵照,循序渐进,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四、家园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特别需要教育者的一致。及时向老师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情况,反馈孩子在家表现好与不好的事情,老师再根据这些情况进行鼓励和表扬指正,对孩子良好的习惯不断的强化,并督促孩子改掉拖拉等不良习惯,这样家庭与幼儿园彼此之间密切配合,就能取得好成绩。
相关问答
幼儿园小班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个回答2024-01-18 10:49
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一般都是在三、四岁,这个年龄的孩子,上幼儿园是很困难的。平时在家的时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带着,想吃就吃,想喝就喝,到哪里玩玩都可以,随随便便的,但是上了幼儿园,孩子们被关在教...
全文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合作能力
1个回答2024-01-24 11:20
第一,让孩子学会接纳别人。 要告诉孩子,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与长处,不能因别人有缺点或毛病就嫌弃他、疏远他,要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并诚心诚意的加以赞美和接受。 古语说得好:用人之长,天下无不用...
全文
小班点数培养幼儿什么能力
1个回答2024-01-24 14:09
通过小班这个学习可以慢慢的提升小孩子的分析能力,还有他们的判断能力。 这些对他们个人的发展有比较大的意义,可以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思维深度。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语言能力
1个回答2024-02-12 20:07
(一)、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使幼儿想说、敢说、愿意说。 交往是一种社会活动,语言的交往是一种语言社会活动,任何语言交往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交往环境中展开的,离开语言环境孤立地发展语言都是不可...
全文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合作行为
1个回答2024-02-14 21:31
一、激发幼儿的道德情感,加强合作行为的练习。   提高幼儿的道德认识,必须激发幼儿的道德情感,只有把提高道德认识与幼儿愉快的情感体验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幼儿从内心接受这些道德认识,并迹薯愿意将它转...
全文
幼儿园大班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有哪些内容?
1个回答2024-02-04 15:27
一、 用鼓励、表扬的方法,培养幼儿生活自理的兴趣。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二、明确责任,养成整齐归放的习惯。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进行个别指导。    三、品尝成功,进...
全文
在小班幼儿手指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1个回答2024-01-18 13:19
展开全部 小班幼儿刚接触集体生活,大部分幼儿还是第一次离开家人参加集体活动,对集体的教学活动完全没有概念,而且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个性都比较强,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和兴趣都不一样,开学初的教...
全文
如何培养幼儿园大班幼儿良好的学
1个回答2024-02-02 03:09
培养孩子大胆的说和读的习惯。家长可以每天讲故事给孩子听,让孩子听完故事,自己也来讲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也可以培养孩子大胆的说,并且可以让孩子来读这个故事,从而养成良好的说和读的学习习惯。 ...
全文
幼儿园中班如何培养幼儿交往能力
1个回答2024-02-05 01:47
幼儿园中班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的时候,应该让小同学在幼儿园里面经常有魔力情景剧进行角色扮演,从而锻炼交往能力。
有没有关于怎样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书
1个回答2024-01-20 08:27
有很多呀 那些绘本呀 什么自己的事自己做 什么帮爸爸妈妈的忙一类的 全是讲自理的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