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镇的历史沿革

2024-02-26 23:21

1个回答

白石铺、马家堰始名于清代,在光绪十二年被划归为九都。
民国初年白石铺、马家堰被划归东乡东三区,区机关驻茶园铺。
民国30年白石铺、马家堰并称为花萼乡,乡公所驻花门楼,隶属中路铺区,区公所驻中路铺。
解放后1953年白石铺设立为区级镇,辖18个乡并设立马家堰为乡级镇,隶属白石铺区。
1956年撤区并乡时马家堰镇改为马家堰乡。
1968年湘潭县恢复区的建制白石铺、马家堰划归中路铺区。
1984年政社分开以后,在1985年,白石铺、马家堰正式定制为乡,隶属中路铺区。
1995年撤区并乡后,白石铺乡与马家堰乡和并为白石乡,辖26个行政村,至此白石乡正式形成。
2007年5月白石乡撤乡设镇的请示得到湖南省政府的正式批准,由此白石乡正式更名为白石镇。 湘潭县白石镇位于湘潭县东南部,东临株洲、衡东两县,湘江蜿蜒流经这片孕育了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大师的土地,这里还是马鹤凌先生的祖籍地,可谓人杰地灵。
白石镇幅员面积99平方公里,总人口3.78万,其中少数民放人口90人。全镇辖2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331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5552亩,其中水田32522亩,旱地3030亩。素有“中国湘莲之乡”、“群众文化艺术之乡”、“保温防腐之乡”的美誉。
白石镇人文荟萃,旅游资源丰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齐白石故居,跟107国道仅500米,齐白石于1864年1月1日出生于此,并在此生活了38年;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尹氏宗祠,处于群山环绕之中,占地4000余平米,四合院落,飞檐画栋,雕木图壁,是齐白石早年的挂斧之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寺门前码头,在白石镇潭口村,距离107国道7.2公里,江边立有石碑,上撰文记载:清咸丰年间,马朝彩等乡贤在此设义渡,修建寺门前码头,这个码头至少有150年以上的历史;南岳七十二峰之一的莲花寨,虽海拨不高,低成本山势陡峭,且山上常年树木葱郁,吸引不少游人前来登高望远。
白石镇是湘莲的发源地和主产区,这里的莲子恰好三颗一寸,故称“寸三莲”,旧时是皇宫的贡品,如今每到种植季节,田间呈现一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
白石镇的经济主业还有西瓜种植,家禽、牲猪饲养,竹木加工,保温防腐劳务输出等等。

相关问答
石龙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31 14:50
秦汉时期,江左石排一带,江右园洲整片,直至石龙、中堂这东江码头些地方都是东江下游冲决三角洲片区,秦汉后,各处沙洲陆续浮出水面,石龙镇区及纳入石龙建设总体规划的石碣唐洪、水南、黄泗等地均从东江游荡区...
全文
白石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4 23:04
乡以驻地自然村命名。1948年解放,1958年属灯塔公社,1962年成立白石公社。1984年改为白石乡。1997年,面积50余平方千米,人口3.8万人,2010年7月撤乡建镇。
石板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20 21:27
1930年建石板乡,1958年改公社,1982年复置乡。1995年初由原巴县划归九龙坡区管辖。1997年,面积24.6平方千米,人口1万,辖有青龙、梅乐、高滩、黄家堰、大堰、天池、大厂、纸厂沟、向家...
全文
石湫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16 02:01
石湫镇位于溧水区西南部,南临石臼湖,北连江宁区,西邻安徽省当涂县博望镇。1952年石湫区政府驻石湫集镇,1956年8月撤区并乡后为石湫乡,1958年9月改公社(1962年8月—1966年2月分设横...
全文
石井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21 05:45
“纤闹枯石井”地名,来自境内白鹤山下的一口天然石井。宋代设石井津,包括现在奇迹市的安海、东石、水头;置巡检司位于现今奇迹安海镇,属太平乡崇教里及福兴里。元、明、清分属四十一都至四十四都。明初建靖海...
全文
石岗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21 10:33
1962年设石岗公社,1984年建乡,1987年设镇。1997年,面积144平方千米,人口3.8万,辖石岗街居委会及石岗村、田北村、上坪村、金城村、夏家村、筱岭村、锦南村、界檀村、五星村、保卫村、刘...
全文
石坝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28 02:20
清乾隆初己置石坝场,后曾更名德胜场。民国18年置石坝镇,民国 30年撤镇建乡。解放后仍沿袭旧制建乡。1958年改为石坝人民公社。1984年恢复为石坝乡。1995年划归北碚区管辖。2000年5月经重...
全文
板石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3 22:03
板石镇于1992年改乡为镇,当时有11个行政村,1993年2月,根据国务院[1992]21号文件及有关会议精神,将图鲁村、春景村、支边村、太阳村划归珲春市边境经济合作区管辖。
石码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4 20:22
秦朝时,石码地区属闽中郡。 梁大同六年(540年)属龙溪县。 明弘治元年(1488年),在此设锦江埠。 明弘治以后,“都人以当地海潮上下湍激,屡有崩溃,乃沿江垒石筑十二坝以障之”,故称“石码”。 ...
全文
石岩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5 08:59
石岩镇驻地,原名“都木赫”,满语,意为“渡口”。 东北沦陷后,1934年修筑牡图铁路设站时,因站址多石,故名“石头站”。后为纪念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杨石岩(原名杨思严)烈士,将石头站改称石岩村。 19...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