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举重的起源、沿革?

2024-02-26 01:01

详细点!
1个回答
 举重,又称奥林匹克举重或竞技举重,是由抓举和挺举两个项目构成。举重项目发展至今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原始社会初期,人们为了猎取食物和防止猛兽的侵犯,不得不搬起或举起很重的东西,或者拿起有一定长度和一定重量的木棍进行自卫。为了有足够的力量,我们的祖先经常用举起重物来增强体质、发展力量和锻炼勇气,这就是最初的举重。



  在2500年前,古希腊就有了举重的记载。有一个名叫米隆的大力士,可以举起一头牛。希腊人最早利用专门器械来发展力量,增强体质,这种器械称为“哈特利斯”。它两头大,中间小,可以用手握住。锻炼时一手拿一个,既方便又可以做出很多动作来。在雅典的运动场边上曾有一个铁球,只有能举起这个铁球的人,才有资格参加比赛。在希腊和古埃及的雕塑中,都可以看到身材魁梧、肌肉发达,举着粗大圆木棒或其他物体的力士雕像。 在古代苏格兰,举起重物以显示力量也很盛行。具体做法是将100公斤重的石头从地上提起来,然后放在1.2米以上的高台上。凡是能做到这点的人,便有权戴高帽子,这是代表成年的象征。



  在德国和西班牙的一些农村,举石头是一种很普及的比力量的运动项目。这种石头,他们称为“伊沙轮”。形似圆棍,两端有握手。比赛时,看谁举得重或举得次数多,获胜者还能得到大量的金钱。



  在中国《左氏春秋》里曾记载,孔子能力举“门关”。“门关”是顶城门用的杠子或门闩,用硬木制成,又重又长,当时能举起门关的人都很不简单。



  在司马迁写的《史记》里记载着,秦武王很有力量,又非常好胜。他把当时有名的大力士都封为大官,经常和他们举用青铜制成的鼎器来比试力量。



  楚汉相争时期的楚霸王,以力能扛千斤鼎而闻名于世。



  三国时期,刘备的五虎上将之首——关羽,使用的青龙偃月刀重82斤。如果他没有力量,这么重的兵器怎么能拿得起来,何况还要挥舞起来打仗呢?



  唐代武则天时期,选举士兵要考“翘关”。“翘关”,也就是举门关的意思,要原地举起10次才合格。



  明朝武考中,用举百斤大刀绕身旋转作为力量的考核。著名抗倭爱国名将戚继光命人铸了一个铁人,重300斤,令兵士扛起来步行一里地为合格,以此来增强士兵的体能。



  嘉靖年间,《钦定武场条例》中有一项举石的科目。这种石叫“石墩子”,两边有扣手,以便抓握,重300斤。要求武考的人,必须把石墩子提离地面一尺以上才能通过。当时民间很流行举石担、石锁的运动。石担是两块扁圆形的巨石,中间凿个眼,穿上木棍或竹棍;石锁是长方形的石头,上方凿成握手,很像老式的门锁,这是一切练武之人发展力量必练的项目。 近代举重始于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当时欧洲许多国家,如德国、法国、英国、奥地利等都先后组织过举重运动体育协会,开展举杠铃和哑铃的比赛。



  那时最著名的大力士是德国的欧根•先道,世人称之为“世界健身之父”。他全身肌肉非常发达,力量大得惊人,可以把269磅(约合121公斤)的杠铃,从肩部推起至头上,并双臂伸直。当时是具有表演性质的,以后举重表演活动逐渐发展为竞赛。



  1893年,来自美国、德国、瑞士、奥地利和澳大利亚的15位大力士在美国纽约展开了争夺世界冠军称号的竞赛。结果美国人戴维•肯尼迪战胜了所有的对手,摘得桂冠。
相关问答
大源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5-31 18:00
历史上与大洋镇·方溪乡·石笕乡和现属丽水的严溪乡统称为里南乡。建国初分大源、小章、越陈、稠门、岭后五个乡,均属缙仙区。1956年大源、小章合并为章源乡,越陈、稠门合并为新化乡;1958年属缙核咐宴仙...
全文
档案的起源与沿革(一)
1个回答2024-03-16 10:06
档案不是历来就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在蒙昧和野蛮时代的漫长岁月里,产生档案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人类社会随着生产的发展、记录符号的发明和使用而过渡到文明时代,人们开始利用各种原始记事符号、图画、文字沟通思...
全文
济源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5-06 11:02
夏朝,为原地。 商代,属向国、召国。 西周、东周,属原、樊、向、苏、单等诸侯国。 春秋战国,先属郑国,后属晋国,再后属韩、魏。 秦代,置轵县。 汉代,分属轵县、波县、沁水县地。 三国,分...
全文
济源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5-31 11:50
济源市历史悠久,上古时代这里就是夏朝故都,夏代第六代君王少康迁都原,即今济源市区西北部火车站一带。商代济源一带有向国、召国。 西周、东周时期,济源一带有原、樊、向、苏、单等诸侯国。 春秋战国,济源...
全文
源泉镇的沿革
1个回答2024-06-02 02:17
春秋战国时期,源泉地处齐鲁交界,齐长城从西北往东,绕源泉形成一道大弧,是齐、鲁两国交往的重要门户。汉朝时,隶属莱芜县。唐朝时,属淄州府。元、明代属益都县孝妇乡。清、民国时期属博山县。1956年建制为...
全文
滇源镇的沿革
1个回答2024-05-27 23:45
2006年撤销大哨乡和白邑乡,设立滇源镇。位于嵩明县西部,面积278.68平方千米,人口3.57万人(2006年)。辖白邑、周达、老坝、南营、中所、甸尾、金钟、迤者、小营、前所、团结、苏海、麦地冲、...
全文
洱源县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5-12 20:09
洱源,西汉至隋朝均属叶榆县地。唐麟德元年(664年)设治,境内置浪穹、邓备、舍利等州,六诏中境内有浪穹、邓赕、施浪,南诏时为浪穹州。 大理国时设宁北赕、邓赕、凤羽郡。 元宪宗七年(1257年)置浪...
全文
源潭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5-12 20:20
源潭镇旧时称为“源潭铺”,据史料记载,古时的源潭曾是桐城到太湖跑马送文书的驿站。在源潭镇黄鹤塘水库出土的“潜山安徽龟”化石,距今有6000万年的历史,因此使潜山被国际动物学家公认为“亚洲爬行类动物...
全文
盐源县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5-10 21:53
商周及战国之时,为西南夷笮人游牧之地。 西汉元鼎六年(111年)正式置定笮县、大笮县,隶属越郡。 蜀汉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南征后,大笮县并入定笮县。 晋及南北朝仍置定笮县。 北周天和五年,...
全文
清源县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5-14 16:52
春秋战国时期属越国地;秦时属闽中郡;汉武帝至三国时属会稽郡、建安郡;晋时属晋安郡;南北朝时为梁所属,隶属南安郡;唐圣历二年(699年),析莆田县西部地设清源县,历属武荣州、泉州。天宝元年(742年...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