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幽王击鼓(选自《吕氏春秋》)的译文

2024-02-25 16:16

1个回答
  原文
  周宅丰、镐,近戎人.与诸侯约:为高堡于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人喧马嘶,褒姒视之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兵数至而无寇.至其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之下,为天下笑.注释
  ①周宅丰、镐:西周的都城在丰、镐一带(今陕西长安县内).②近戎人:接近西戎人.戎,西戎,西方的少数民族.③为高葆于王路:在大路上修建碉堡.为,修建;葆,同堡;王路,大路.④褒姒:周幽王的宠妃,后立为皇后.⑤即:如果 ⑥当:同尝,曾经.⑦丽山:今陕西临潼东.⑧幽王:西周末代君主,因身前昏庸,死后被谥为“幽”.⑨说:通“悦”,高兴.⑩宅:居住,这里是“定都”的意思.
  译文
  周朝定都酆、镐,接近西戎人 (所以周王就)与诸侯约定:在大路上修建碉堡,在(碉堡)上边摆放战鼓,(鼓响的时候)远近都能听到,假如戎人来到(丰镐),击鼓相告,诸侯的兵马都来救天子.戎寇曾经侵入,幽王击鼓,诸侯的兵马全都来到,褒姒非常高兴,对这情景感到欢喜.幽王想让褒姒笑起来,于是几次击鼓,诸侯的兵马几次来到而没有见到戎寇.到了后来,戎寇真的到了,幽王击了鼓,(可是)诸侯的兵马没有到来,幽王死在骊山之下,被天下人耻笑.“这就是因为没有敌人的时候的错误,导致了真正敌人到来的时候失于防御啊!
相关问答
文言文幽王击鼓(选自《吕氏春秋》)的译文
1个回答2024-02-21 17:51
  原文   周宅丰、镐,近戎人。与诸侯约:为高堡于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人喧马嘶,褒姒视之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
全文
吕氏春秋<幽王击鼓>译文
1个回答2024-02-29 02:25
幽王击鼓 周宅丰、镐,近戎。幽王与诸侯约:为高堡于大路,置鼓其上,远近相近,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人喧马嘶,褒姒视之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
全文
选自吕氏春秋中的寓言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2 09:18
刻舟求剑、循表夜涉、引婴投江 知人不易、掩耳盗铃、生木造屋、 其父善游、良狗捕鼠、利令智昏
选自吕氏春秋中的寓言有哪些要成语
1个回答2023-01-29 04:09
刻舟求剑,小学学过的
幽王击鼓选自那篇文章
1个回答2024-02-02 01:53
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天义》: 原文   周宅丰、镐,近戎人。幽王与诸侯约:为高葆于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   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褒姒...
全文
吕氏春秋 两则。请选择一则内容,改写成一个生动的故事。急!
1个回答2024-02-28 15:32
刻舟求剑 焦 阳 在碧水荡漾的楚江上,有一条小船停在岸边,船舱里坐着一个老渔夫。他就是这条船的主人。每日在江上捕...
全文
吕氏春秋为什么叫吕氏春秋?
1个回答2022-10-01 09:41
“春秋”是古代史书的通称。 因为编订者是吕不韦,所以叫《吕氏春秋》
伯牙鼓琴。一文选自《吕氏春秋》本味讲述了什么的故事?主人公什么与什么的真挚情欲让人感动?
1个回答2024-03-12 11:43
讲述了这个能听懂,他谈钱的人主人公是主人公是伯牙和伯牙和中子期。
吕氏春秋的吕氏是谁
1个回答2024-01-08 20:24
《吕氏春秋》的“吕氏”指的是吕不韦,他是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人。 战国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国丞相,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孙。 扩展资料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 《吕氏春秋》...
全文
选自吕氏春秋中的寓言有哪些
1个回答2022-10-24 07:25
刻舟求剑、循表夜涉、引婴投江 知人不易、掩耳盗铃、生木造屋、 其父善游、良狗捕鼠、利令智昏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