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2024-02-16 16:37

1个回答

1、文学言语是内指性的。

就文学活动而言,人们面对着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一个是艺术世界。艺术世界作为一个幻象的世界,它的逻辑与现实世界的逻辑是不同的。文学言语也不同于普通言语。

普通言语是外指性的,即指向语言符号以外的现实世界,必须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经得起客观生活的检验,并必须遵守各种形式逻辑的原则。

2、文学言语具有心理蕴含性

人类的语言符号,一般有两种功能,即指称功能和表现功能。一般普通言语,侧重运用它的指称功能。而且随着人类语言的发展,普通言语越来越走向抽象,指称功能大大增强,而表现功能也因渐渐脱离实际语境、与人的情感生活的分离而受到削弱。

相反,文学言语则把语言的表现功能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文学言语中蕴含了作家丰富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因而比普通言语更富于心理蕴含性。

3、文学言语具有阻拒性

“阻拒性”、“陌生化”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者提出来的。用“阻拒性”、“陌生化”理论解释整个文学,那是片面的、不准确的;如果用它来概括文学言语的特征,却有一定的道理。

与“阻拒性”言语相对立的是“自动化”言语。所谓“自动化”言语,是指那些过分熟悉的不再能引起人注意的语言。  

文学本文构成观:

1、王弼: “言、象、意” 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审美层次结构。。

三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王弼,进一步明确阐述了“言、象、意”之间的关系:“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

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在王弼看来,“象”是为了解决“言”与“意”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言、象、意”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层深结构。

为了能把握不可见的“意”,必须通过“象”,而“象”又必须借助“言”才能呈现。这样,对于接受者而言,首先接触到的是“言”,由此“窥见”到“象”,最后才能把握那不可见的“意”。

2、黑格尔:“形式”与“意蕴”说。

黑格尔认为: 一件艺术作品,我们首先见到的是它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然后再追究它的意蕴和内容。黑格尔把“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称为“外在形状”,它的作用是“能指引到一种意蕴”,而“意蕴” 是一种内在的东西。“

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黑格尔虽然已经朦胧地意识到“形状”与“意蕴”的关系, 可惜他对“象”并没有王弼那样有清晰的认识。不过他提出的“意蕴”说, 却为文本层次的探讨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概念。

相关问答
要求在童话书中找2个人物 阐述他(她)的性格 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最后的结局是咋样的
1个回答2024-01-21 07:28
《彼得潘》 主人翁:彼得潘。在永无岛上,有仙女、海盗、红人、美人鱼,在那个用蘑菇当烟囱的地下之家,生活快乐无忧。彼得与海盗,海盗与红人之间的“大战”,鲜明地烙着儿童打仗游戏的印证。巴里正是通过奇妙的永...
全文
他的爱 阐述了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10 19:28
 【原文】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而旨则远矣!   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之贤,且惜分阴,又况圣不若彼者乎?   【译文】  ...
全文
关于家风古人是怎样阐述的
1个回答2024-02-12 09:12
父为子纲,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
阐述
1个回答2024-02-18 10:16
从前有个人叫大白,他儿子很像他,大家看到他都说:哇,真像(相)大白
美梦成真电视剧大结局里对真爱的阐述
1个回答2024-03-02 09:19
为了给阿树凑手术费,花花努力高强度工作。玫瑰将咖啡厅赚的钱交予花花。表示要风雨同舟,罗小丽和宝玉也奉献出自己的力量,花花感动。坚强也同样为了阿树努力工作,并在此时向玫瑰求婚。 玫瑰...
全文
《女中学生之死》要阐述的是个什么样的道理?
1个回答2024-02-04 15:59
全集邮件已发送 请查收
少白头阐述
1个回答2024-02-04 22:36
你好,考虑是先天性少白头,最常见有这种少白头的人常有家族遗传史,往往一出生就有白头发,或头发比别人白得早,此外,无其他异常表现;后天性少白头,引起的原因很多营养不良,如缺乏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某些微量元...
全文
当一个人在阐述一个事实时会用什么样的语气词?
1个回答2024-02-05 13:01
当一个人在阐述一个事实时会用表示陈述的的语气词,比如,他正在路上往家里赶呢。或者他已经把钱交上了。
一心的相关阐述
1个回答2024-03-01 08:26
一心是学习、工作、创业的根本道理方法,一心简称为一。 一是哲学史上至高无上的理论方法,其哲学定义:一者,谓精专也,用心专一也,专于一境也,不偏、不散、不杂、独不变也,道之用也。故君子执一而不失,人能...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