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那个小孩,后来怎么样了?

2024-02-14 00:17

1个回答

凿壁偷光,是一个成语。出自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但是凿壁偷光的匡衡后来怎么样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匡衡小时候家里穷,连油都买不起,靠打工赚钱,就这还追着老师学习,想千方设百计地读书学习。后来匡衡通过考试当上了太常寺掌故,深受当时太子的喜欢。太子终究会成为皇帝,当上皇帝后,升任匡衡为给事中,博士。

但是他的仕途也是十分坎坷的,但总有运气爆发的时候。据《史记?张丞相列传》记载,他才能低下,多次参加朝廷选拔人才的考试,但是都没考中,等考到第九次时才凑合着考中了丙科。对于经书,由于他多次应考不中的缘故,加上勤奋刻苦,他非常谙熟。

后来,匡衡做了候补平原郡文学卒史。又过了好几年,御史才征调他进京,以候补百石官属的身份被荐举做郎官,补做博士,拜为太子少傅,侍奉元帝。元帝喜欢《诗经》,就升任匡衡为光禄勋,让他身居皇宫之中担任老师,教授皇帝的侍臣,而皇帝也坐在他的身边听讲,非常喜欢他,因此,他的地位也就一天比一天高贵起来。

再后来,因为当时的御史大夫郑弘因为犯法被免官,匡衡先生就继任为御史大夫。一年多之后,韦玄成丞相逝世,匡衡才继任为丞相,位极人臣。其实正是因为长大后匡衡出名了,才有他凿壁偷光的故事,试想,一定会有比他更加苦读的人,正是因为这些人长大后默默无闻了,才不为世人所知。

相关问答
凿壁偷光历史人物是谁 凿壁偷光是哪位人物
1个回答2024-01-20 16:07
  凿壁偷光历史人物是匡衡。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学习的事情。 凿壁偷光的故事:有个名叫匡衡的十分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
全文
凿壁偷光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1 22:50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
全文
出自凿壁偷光这个故事的成语是哪个
1个回答2024-01-22 16:14
凿壁偷光 凿壁偷光záo bì tōu guāng 【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出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
全文
凿壁偷光的成语意思
1个回答2024-01-29 09:15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下面为大家带来凿壁偷光的成语意思,快来看看吧。 【拼音】:...
全文
求凿壁偷光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15:48
【原文】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
全文
凿壁偷光主角是谁
1个回答2024-01-26 03:59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 “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
全文
凿壁偷光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5 18:56
凿壁偷光的故事: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 县里有个名文不识的大户人家,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
全文
凿壁偷光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11:41
汉朝时,有一人叫匡衡,勤奋好学。 家里很穷,白天须干活,晚上他才能读书。但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他的邻居家一到晚上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对邻居说:“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借...
全文
凿壁偷光的故事内容
1个回答2024-01-30 17:34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
全文
凿壁偷光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1 12:48
【原文】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