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是什么意思?只要个人理解,不要所谓的权威翻译。

2022-07-03 10:21

如题
2个回答
大道失只好讲修为,修为难立退求善心,善心不报再求同气,同气难求只好靠秩序维持了。无非讲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之意而已!
故失道而后德。
注:世人失去本来纯善的本体,所以圣人才教人以德。

失德而后仁。
注:人心变迁世人失去善良德行,所以圣人才教人以仁。

失仁而后义。
注:世人因失去了仁义之心,所以圣人才教人以义。

失义而后礼。
注:人心不古,而义也失了,所以圣人为复古道,所以才教以礼也。(礼可当理解也)
相关问答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是什么意思?只要个人理解,不要所谓的权威翻译。
2个回答2023-05-29 17:37
摘自《老子·德经·第三十八章》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而后利。 “道”是指做人的基本的规则,在没有基本的“道”的约束规范下,我们就开始讲究人的品德。 品德是指一个人做的事...
全文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1个回答2022-08-17 20:40
故失道而后德。 注:世人失去本来纯善的本体,所以圣人才教人以德。 失德而后仁。 注:人心变迁世人失去善良德行,所以圣人才教人以仁。 失仁而后义。 注:世人因失去了仁义之心,所以圣人才教...
全文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3-13 01:06
故失道而后德。 注:世人失去本来纯善的本体,所以圣人才教人以德。 失德而后仁。 注:人心变迁世人失去善良德行,所以圣人才教人以仁。 失仁而后义。 注:世人因失去了仁义之心,所以圣人才教人...
全文
老子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3个回答2022-09-24 21:30
故失道而后德。 注:世人失去本来纯善的本体,所以圣人才教人以德。 失德而后仁。 注:人心变迁世人失去善良德行,所以圣人才教人以仁。 失仁而后义。 注:世人因失去了仁义之心,所以圣人才教...
全文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麻烦翻译!
1个回答2022-09-22 20:21
故失道而后德. 注:世人失去本来纯善的本体,所以圣人才教人以德. 失德而后仁. 注:人心变迁世人失去善良德行,所以圣人才教人以仁. 失仁而后义. 注:世人因失去了仁义之心,所以圣人...
全文
为什么失德之后就是仁呢,这个过程如何理解?
2个回答2022-09-22 12:25
其实这多半就是个人观点 约等于谬论的。。。。
得无所得,失无所失,得无谓得,失无谓失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1-25 21:32
出自《续高僧传》,原句为:“幻化非真谁是谁非。虚妄无实何空何有。将知得无所得失无所失。” 根据上下文,就好理解了。一切都是虚妄,没有是非,没有真假。因此,你就会知道,什么都没有得到,什么都没有失去。因...
全文
“得无所得,失无所失,得无谓得,失无谓失”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8-10 23:00
出自《续高僧传》,原句为:“幻化非真谁是谁非。虚妄无实何空何有。将知得无所得失无所失。” 根据上下文,就好理解了。一切都是虚妄,没有是非,没有真假。因此,你就会知道,什么都没有得到,什么都没有失去。...
全文
所谓得失,不得怎失,不失怎得,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7-08 12:05
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 出处:《庄子·秋水》 释义:详查那事物的盈虚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以得到了也不欢喜,失去了也不忧伤;是因为知道了得到与失去是不会永恒的。 赏析:事物的对立...
全文
大学生道德缺失的表现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2 18:17
大学生道德观缺失现象可大致归纳成三点: 一是对道德认同感降低; 二是对道德的贬低; 三是对道德缺乏敬畏。 比如, “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等非道德行为已渐渐被青年人默许,反而让档启羡座行拍的行...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