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积月累的例子,故事,要有名的,具体的

2024-02-10 04:20

日积月累的例子,故事,要有名的,具体的
1个回答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相关问答
日积月累的例子,故事,要有名的,具体的
1个回答2024-01-23 11:49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
全文
关于“积累”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2-18 11:38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尺之台,起于垒土 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岿步,无以成千里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主题为“积累”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2-22 05:51
1.成功离不开积累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房间里有着奇怪的装饰,不论是窗帘上,衣架上还是厨具都挂着纸片,每片纸上都记录了一些美妙的词汇,他把纸片放在房间的每个角落,为的是每时每刻都随时记诵,杰克.伦敦...
全文
日积月累的名人事例
1个回答2024-03-13 00:33
刘祁寒窗苦读十余载的文采是一种积累, 曹雪芹批阅十载的红楼之梦全来自他从小耳濡目染的人与事, 司马迁十四年呕心沥血的史记,无一不是他日日夜夜收集并整理的历史, 身边有太多的名人事例,也是需要你日...
全文
关于积累的名人事例,名言
1个回答2024-03-16 12:51
【名人事例】 1、袁枚十分注重积累语言 , 一次在二月梅花盛开的时节,站在梅树下的一个村夫很高兴地对袁枚说:“你看,梅树有了一身花了!”袁枚听了,心想:“这不是诗吗?”他便默默地记下,久久咀嚼,...
全文
日积月累的事例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20 18:30
要说日积月累的事例,本人感觉最典型的就是“愚公移山”——即使自己死了,自己的儿子、孙子、重孙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也总有一天会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移走,你认为呢?
日积月累的名人事例
1个回答2024-03-05 14:22
刘祁寒窗苦读十余载的文采是一种积累, 曹雪芹批阅十载的红楼之梦全来自他从小耳濡目染的人与事, 司马迁十四年呕心沥血的史记,无一不是他日日夜夜收集并整理的历史, 身边有太多的名人事例,也是需...
全文
关于积累的名人事例
1个回答2024-03-12 01:44
1、苏步青的“零布头”,时间是积累不可缺少的“支出”。 苏步青,浙江温州平阳人,祖籍福建省泉州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
全文
关于积累的名人事例,名言
1个回答2024-03-16 15:42
【名人事例】 1、袁枚十分注重积累语言 , 一次在二月梅花盛开的时节,站在梅树下的一个村夫很高兴地对袁枚说:“你看,梅树有了一身花了!”袁枚听了,心想:“这不是诗吗?”他便默默地记下,久久咀嚼,...
全文
关于积累的名人事例,名言
1个回答2024-03-30 23:22
名言: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