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挥泪斩马谡的故事

2024-02-09 17:14

孔明挥泪斩马谡的故事... 孔明挥泪斩马谡的故事 展开
1个回答
蜀大将诸葛亮寇边,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叛应亮。遣大将军曹真都督关右,并进兵。右将军张郃
击亮于街亭,大破之。亮败走,三郡平。(《三国志·曹叡传》)
诸葛亮出祁山。加郃位特进,遣督诸军,拒亮将马谡于街亭。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南安、天水、安定郡反应亮,郃皆破平之。(《三国志·张郃传》)
(建兴)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眉,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 ,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张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三国志·诸葛亮传》)
挥泪斩马谡
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为郃所破,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退军还汉中。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三国志·马良马谡传》)
相关人物  建兴六年,属参军马谡先锋。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于街亭。众尽星散,惟平所领干人鸣鼓自持,魏将张郃疑其伏兵,不往逼也。(《三国志·王平传》)
相关问答
挥泪斩马谡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5 21:52
  皮昌诸葛亮为了统一大业,发动了一场北伐曹魏的战争。他任命马谡为前锋,镇守战略要地街亭,临行前,诸葛亮指示让他“靠山近水安营扎寨,谨慎小心,不得有误”。 马谡到达街亭后,不按诸葛亮的指令部署...
全文
挥泪斩马谡是成语吗
1个回答2024-03-06 14:57
不是 诸葛亮斩马谡可谓是千古传诵。(也有说诸葛亮没有挥泪斩马谡) 马谡的伏法归咎于他犯的军法,马谡的死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伏法。街亭对于蜀魏都至关重要,而且领军的人偏偏又是诸葛丞相十分赏识的人,因为当...
全文
挥泪斩马谡的主要人物?
1个回答2024-03-09 22:07
挥泪斩马谡的主要人物为诸葛亮和马谡。简介:诸葛亮很看好马谡,马谡也确有才华。在诸葛亮南征之际,马谡提出“攻心为上”方针使诸葛亮另眼相看;诸葛亮北伐初期苦于司马懿难缠,马谡献离间计竟然迫使司马懿下野-...
全文
挥泪斩马谡的主人公是谁?
1个回答2024-03-15 19:01
挥泪斩马谡的主人公是诸葛亮。 诸葛亮与司马懿在街亭对战,马谡自告奋勇要出兵守街亭。王平将军随行,马谡执意扎兵在山上,完全不听王平的建议。司马懿派兵进攻街亭,围兵在山下切断粮食及水的供应,使得马谡兵...
全文
挥泪斩马谡
1个回答2024-02-27 00:44
收藏 意见反馈 挥泪斩马谡 正在加载查看图集 挥泪斩马谡,这句成语出自小说《三国演义》。马谡是诸葛亮帐下聪明能干的参军。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说的是杀了他很可惜,不杀又不能维护军法的威严。这句成语常被用来...
全文
挥泪斩马谡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3 11:50
诸葛亮让马谡领兵镇守街亭,马谡违抗诸葛亮的命令,没有在当道扎寨,而是选择在山上,结果被司马懿断了水道, 王平救援不成,失了街亭,诸葛亮下令斩杀马谡,在行刑时诸葛亮痛哭流涕,旁人劝解,诸葛亮说不...
全文
挥泪斩马谡故事
1个回答2024-03-02 18:27
晋时陈寿所着的《三国志》及后来裴松之为其作的注释中,对此事的描写散落诸人传中,不妨将其综合起来看一下。   首先是《向朗传》中的记述,当时向朗为丞相长史,随军征战,而向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
全文
挥泪斩马谡
1个回答2023-10-24 01:35
《三国演义友举》里的故事情节,戏曲里坦氏面“失空斩”(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让告散)的“斩”这个精彩片段——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挥泪斩马谡比喻什么?
1个回答2024-02-15 04:52
挥泪斩马谡比喻忍痛割爱牺牲或者舍弃(例如开除,放走)自己重要的助力(左右手),为了更大的利益,或者原则性的问题,不得不舍弃,挥泪斩马谡鸣,是街亭损失的直接原因,失去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马谡失街...
全文
孔明挥泪斩马谡概括
2个回答2023-12-18 05:08
章武六年春,蜀汉丞相诸葛亮挥师北伐曹魏,军出祁山,所向披靡,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应亮。魏明帝曹睿西镇长安,使名将张邰将兵取街亭,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邰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 ,举动失宜,不听副手王...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