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蒜老叟

2024-02-07 11:32

1个回答
  词语解释
  1、叟:古代对老人的称呼。 2、寂然:安静的样子。 3、纵:放。 4、卒:最终。 5、精:精通 6、至:到 7、绝:断绝 8、睨: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9、良久:很久 10、负:背起 11、揶:嘲笑 12、缚:绑 13、徐徐:慢慢地 14、寂然:寂静的样子 15、堵:墙 16、率:带领 17、揶揄:出言嘲笑、讽刺 18、负:背 19、佝偻:驼背,佝偻龙钟 20、打死勿怨:怨:埋怨
  句子翻译
  1、观者如堵:观看的人十分多。 2、叟能如是乎?:老头你能像我这样吗? 3、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杨二因此在十步外摆好姿势,举起拳头用力向老人打去。
  古文译文
  南阳县有个叫杨二的,精通拳脚,能够用肩膀背起装满粮食的船只,几百个人用竹竿刺他,竹竿刺到他的地方全部断裂,所以杨二的名声十分响亮。杨二带着他的学生在常州地区行走,每当他在演武场传授武艺时,来围观的人非常多。 有一天,有一个卖蒜的老人,这个老头老态龙钟,不停的咳嗽,他斜着眼看杨二练武并出言讽刺杨二,大家听了十分惊骇,就有人跑去告诉了杨二。杨二听说后大怒,把老人叫过来,在他面前用拳头打砖墙,拳头陷入砖墙一尺多,然后傲然对老人说:“老头你能够像我这样吗?”老人说:“你这样也就能打打墙壁,却不能打人。”杨二更加生气了,怒喝道:“老家伙你能让我打上一拳吗?被打死了不要怨恨我。”老人笑着说:“我一个老头都快要死了,如果我死了能够成全你的名声,死了还有什么可怨恨的?”于是两人就叫了很多人,当众立了字据,让杨二先休息三天。 三天后,老人把自己捆在树上,脱掉衣服露出肚皮,杨二因此在十步外摆好姿势,举起拳头用力向老人打去。老人一点声音也没有发出,只看到杨二突然跪倒在地,向老人磕着头说:“晚辈知道自己错了。”杨二想拔出拳头,但是已经被夹在老人的肚子里,动弹不得。杨二向老人哀求了很久之后,老人才把肚子一挺放开杨二,只见杨二已经摔得翻过一座桥了。 老人慢慢背着他的蒜走了,最后也不肯告诉大家他的名字。

  选我选我!!!(*^__^*) 嘻嘻……
相关问答
《卖蒜叟》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27 08:38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老爸一年前迷上了台球,一到休假日就站在台球桌上研究,最近老爸的技术突飞猛进,全台球馆的人都不及他,每次“战功累累”,成了当地的磨厅局‘小明星’。可就在他觉...
全文
卖蒜老叟文言文翻译
1个回答2024-02-27 05:10
《卖蒜老叟》又名《卖蒜叟》,是清代袁枚写的一篇古文。文章写的是一个以卖大蒜为业的老人,他职业虽然普通,但有着神奇的功力的故事。【原文】 南阳县有杨二相公者,精于拳勇。能以两肩负两船而起,旗丁数百...
全文
文言文《卖蒜叟》中“卖蒜叟”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2-08 18:18
译文:南阳人杨二相公精通拳术,每次到演武场向徒弟们传授枪棒技艺的时候,观看的人很多。有一天,有个卖蒜的老头在一边观看,他不住的咳嗽,斜着眼睛看,言语中对杨二相公的拳术很不屑。杨二相公很生气,把老头叫到...
全文
卖蒜老叟
1个回答2024-02-11 04:57
前面的答案是正解:(他哀求了好久,)老人才把肚子鼓气放开他的拳头,同时纵身一跃,跃到一座石桥那边。 全译:南阳人杨二相公精通拳术,每次到演武场向徒弟们传授枪棒技艺的时候,都有很多人围观。有一天,...
全文
卖蒜老叟
1个回答2024-02-19 13:11
  卖蒜老叟①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
全文
文言文《卖蒜老叟》的译文
1个回答2024-03-05 14:27
译文:南阳县有个叫杨二的,精通拳术,每天到演武场传授枪棒技法,观看的人十分多。有一天,有一个卖蒜的老人,咳嗽不断,他看了杨二的武艺后讽刺杨二。杨二听说后大怒,把老人叫过来,在他面前用拳头打砖墙,拳...
全文
卖蒜老叟是什么人?
2个回答2023-08-24 12:06
卖蒜老叟意思是卖蒜的老头。
卖蒜叟说明了什么道理 卖蒜叟的道理
1个回答2023-11-25 12:57
1、道理:千万不要因为有一点成绩,有一些人夸奖你,你就以为自己当世无双了。要时刻虚心求教,不要目中无人。 2、《卖蒜老叟》又名《卖蒜叟》,是清代袁枚写的一篇古文。文章写的是一个以卖大蒜为业的老人...
全文
卖蒜叟~~~翻译!!
2个回答2022-09-23 11:02
就是啊,这种文言文不是太难,只是要打出来,加上损耗脑细胞,算了,望分兴叹...
卖蒜老叟的练习
1个回答2024-03-01 17:29
1.解释下列词语 (1).佝偻———— (2).揶揄————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叟能如是乎? (2).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3.本文塑造了杨二相公和卖蒜叟两个鲜明的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