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给小学生的科普知识有哪些

2024-02-07 05:03

1个回答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7、(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

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 倍的(显微 镜),发现了(微生物)。

扩展资料:

小学生科普教育知识能够更好地帮助小学生了解和认识客观世界,使得他们能够具备科学的思维去探究事物的发展因果。对于家长来说,了解小学生科普教育知识除了填补自己缺少的科普黑洞外,也有利于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与孩子共成长。

比如可以给孩子讲:树叶变色是跟它自身含有的化学物质—叶绿素有关。秋天来临时,气温较低,树叶会停止制造叶绿素,把剩余的养分输送到树干和树根中储存。树叶中缺少了绿色的叶绿素,其它化学色素就因此显现出来了,所以看到黄和褐等颜色的树叶。

相关问答
适合小学生的科普知识
1个回答2024-01-22 04:30
小学生的科普知识如下: 1.飞行速度最快的鸟是?雨燕。 2.对人体来说安全搜哗电压是多少伏以下? 36伏,3.目前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鸟是?鸵鸟。 4鲨鱼是淡水鱼吗?不是。 5.蒲公英传播种子...
全文
适合给小学生的科普知识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08 20:46
1、为什么星星会一闪一闪的? 我们看到星闪闪,这不是因为星星本身的光度出现变化,而是与大气的遮挡有关。大气隔在我们与星星之间,当星光通过大气层时,会受到大气的密度和厚薄影响。 大气不是绝对的...
全文
适合一二年级的科普知识
1个回答2024-02-04 19:55
适合一二年级的科普知识有以下这些: 1.每天六个一提高免疫力。 睡一个好觉:睡眠不良和免疫系统功能降低有关。体内的T细胞负责对付病毒和肿瘤,如果得不到充足的睡眠,T细胞的数目会减少,生病几率随之...
全文
适合给小学生的科普知识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12 06:15
科普包括让公众接受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看,科学普及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必然有其自身的“增长点”。科学普及的...
全文
科普知识|50个科普小知识
1个回答2024-05-18 20:19
科普知识|20个生活科普小知识
1个回答2024-03-18 06:09
有趣的科普小知识 五个科普小知识
1个回答2024-02-12 21:53
1、世界上最大的猴是狒狒,最小的猴子是倭狨。 2、人体通过哈欠的深呼吸运动使血液中增加氧气,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人精力更加充沛。人困乏的时候往往是哈欠不断,以提醒人体,表示大脑已经疲劳,需...
全文
科普小故事 要以小动物代替人来写,从故事中能得出科普常识
1个回答2024-03-02 17:18
在一个小山村里,有一群可爱的小白鹅,其中有一个叫白白的小鹅,漂亮又高傲。有一天,这群小白鹅去另外一个村庄游玩。路过一条小溪,白白看到小溪里的鱼儿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说:有什么了不起,我也可以游得很好。说...
全文
科技节科普新知识问答有哪些?
1个回答2022-08-04 02:50
科普知识题库
小学生天文科普知识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7 19:55
小学生天文科普知识有: 一、打雷是怎么回事? 这是阴电和阳电碰到一起发生的自然现象。下雨时,天上的云有的带阳电,有的带阴电,两种云碰到一起时,就会放电,发出很亮很亮的闪电,同时又放出很大的热量...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