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氐献璧的读后感

2024-02-04 19:33

1个回答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的故事。楚国时期,一个叫卞和的人,得到一块含有珍贵玉石的石头,便去献给厉王,玉匠鉴别后,说是假的,厉王遂下令砍去他的左脚。厉王死后,他又把那块石头献给武王,武王也认为它是故意欺骗,下令砍去他的右脚。文王登位后,卞和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文王问清原因后,仔细研究,确认那是块宝玉,随即命名“和氏璧”。
这篇文章旨在使学生能够通过一块石头,结合重点词句,体会到文章中所蕴含的道理,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课文中所讲的故事虽然离学生的实际比较远,但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感人,其中“宝玉,却被说成是普通的石头;坚贞之士,却被说成是骗子,这才是我悲痛的原因啊”是全文的中心,告诉我们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相关问答
白璧三献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1个回答2024-02-13 07:19
bái bì sān xiàn 成语释义 楚人和氏得玉璞,两献楚王,两遭刖足。第三次王使治璞,得白玉,琢以为璧,世称“和氏璧”。比喻不识良材或怀才不遇。 成语出处 见《韩非子 和氏》。 感...
全文
和氏献璧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1-20 11:44
首先这篇文言文主要是韩非子借由和氏璧的遭遇来比喻自己的政治主张得不到主君的重用而写。 从不同角度出发: 从献宝者来说:这个故事说明献宝者即怀才不遇之人应时刻做好为自己的才能牺牲的准备;也说明理应...
全文
与和氏献璧有关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09 20:51
完壁归赵 负荆请罪
和氏献璧演变而来的成语,典故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4 05:48
【完璧归赵】完:完整无缺;璧:古代一种扁圆形的、中间有孔的玉器;赵:赵国;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国送回赵国邯郸。后来比喻把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本人。【白璧三献】:楚人和氏得玉璞,两献楚王,两遭刖...
全文
和氏献璧演变而来的成语,典故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6 16:27
【完璧归赵】完:完整无缺;璧:古代一种扁圆形的、中间有孔的玉器;赵:赵版国;本指蔺相如权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国送回赵国邯郸。后来比喻把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本人。 【白璧三献】:楚人和氏得玉璞,两献楚王...
全文
关于玉石的故事,如《和氏献璧》·《完璧归赵》
1个回答2022-10-05 12:42
和氏献璧课文
“和氏献璧”的典故出自那里,故事大致内容怎样
1个回答2024-03-05 14:50
楼主你好,“和氏献璧”出自《韩非子·和氏》 故事:楚国的卞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拿去献给楚国国君厉王。厉王叫玉匠鉴别。玉匠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呀!”厉王认为卞和是个骗子,把卞和的左脚砍...
全文
谢氐来历
1个回答2024-03-22 09:37
据古书说,黄帝的儿子中有一姓任,任家族建有十个国家,其中第一为谢国,因其比较弱小,周宣王派伯虎等大臣灭掉了谢国,并在谢国的旧土上建造了谢邑,作为申国的新首都。谢国灭亡后,一部分人留在国内,另一部分人出...
全文
翻译《和氏献璧》
3个回答2023-11-29 00:27
楚国的卞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块来未经雕琢的璞玉,拿去献给楚国国君楚。厉王叫玉匠鉴别。玉匠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呀!”厉王认为卞和是个骗子,把卞和的左脚砍掉了。楚厉王死了以后,武王当了楚国的国君。卞和又捧...
全文
和氏献璧常用来比喻什么
1个回答2023-11-29 22:06
和氏璧,开拓被埋没,其价值世人不认可,到后来人们才为之惊叹。揭露世风的败坏,对世人不良思想行为进行了嘲讽。 比喻坚持或是说才华总是被埋没。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