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信任老师?

2024-02-04 14:48

1个回答

如果家长一味的相信孩子的话,不相信老师的话,解决方法:

1、沟通太少没有建立起家长对教师的信任感。

2、带班教师一定随时、及时跟家长保持沟通顺畅。

3、遇到问题如何解决:先说孩子的表现,再说出现此表现的原因,最后引导家长找出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切忌以训斥/埋怨等态度与家长沟通孩子的问题。

教育路上,最完美的关系是:家长信任老师,老师全力以赴。

家长对老师的态度决定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

古语云:“亲其师,才会信其教;信其师,才会爱其教。”

意思是说,学生只有和老师亲近了,才会信任老师,相信老师所说的,接受老师的教育。

孩子爱不爱学习,一定是发生在对老师信任、尊敬的前提下。

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是孩子最信任的人,其一言一行都会深深影响孩子。

当家长对老师产生不信任,会给孩子传递出一种错误信号:老师的教育是不值得信任的,会让孩子在心底抵触老师。

当孩子对老师没有了信任、尊敬,又哪会好好听课,爱上学习呢?

孩子不信任老师,纵使才能再出众的老师,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无效的。

而一个孩子要成才,是离不开学校教育,离不开老师教育的。

家长不信任老师,这无疑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伤害。

家长不信任老师,老师教学只会畏手畏脚。

有位老师说出了许多教师们的苦恼:

我本着教书育人的职责教育孩子,可不知为什么,总有家长不信任我,无论是学科教学,还是班级管理,我怎么做他们好像都不太满意。

我对孩子们严格一些,他们说我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我对孩子们宽松一些,他们说我不严格要求。

现在我都不知道该如何教学生了?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捧在手心的宝贝,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父母最为关心的事。

家长的这些行为本意上是为了孩子好,老师都可以理解。

但家长的不信任,只会让老师越来越不自信,越来越不敢放手教育孩子。

就像一个孩子在做作业时,家长在边上指手画脚、厉声呵斥,孩子只会变得无所适从,越来越不自信,是同样的道理。

亲爱的家长,不要不信任老师,请相信老师和您一样爱着您的孩子,希望他变得更好。

亲爱的家长,请以信任的眼光来看待老师,老师若得到您的信任,一定会更加投入。

家长的小小改变,老师的全力以赴,最后受益的还是您的孩子。

家长不愿与老师并肩,教育只会变成死结。

曾问过一位老师,要是和家长闹了矛盾,该怎么办?

这位老师很无奈地说:“家长误会了我,没有关系,但耽误了孩子,就出大事了。”

家长赢了老师,很有可能会输了孩子。

正如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所说:“凡是家长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

每次发生家校矛盾时,我们都要反思:矛盾真的是无法避免的吗?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老师和家长本就担负着相同的责任与使命,那就是——让孩子成才。

既然都是为了孩子,那么发生矛盾时,就要本着为孩子着想的心,好好沟通,好好解决。

真正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才是老师和家长的责任所在。

而家长对待老师的态度,直接决定了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

比起不信任自己的家长,老师更愿意亲近那些信任自己的家长,并且更加重视这些家长的孩子。

只有老师和家长解开芥蒂,才能更好的支持孩子的教育。只有家校和谐,孩子才会更幸福。

教育孩子的路上,需要家长和老师肩并肩。

老师不是无所不能,但一定会尽力而为。

作为父母,你是否有过因为孩子在学校磕碰而火冒三丈的经历?

非常感谢,您没有马上拿起手机就让老师给个说法。

您了解,自己照顾一个孩子已是含辛茹苦,而老师一个人要管理一个班级甚至几个班级的孩子确实不易。

为人师者,有着教育孩子的热忱。

但老师也是普通人,不是圣人,老师也可能会犯错,可能会出现纰漏。

没有哪一位老师能对所有孩子都面面俱到,更不能像家长一样事无巨细地照顾好孩子。

有时候就算是老师的失职,老师的工作做得不到位,那也真不是老师故意的,而是真的疏忽了。

再优秀的老师,再负责的老师,疏忽在所难免。

希望各位家长,要多站在老师的教育去考虑问题,不要因为一次失误就完全否定老师对孩子的辛苦付出。

没有完美的家长,也没有完美的老师。

请您相信,老师在学习,在进步,让孩子变好。

请您相信,从前、现在、将来,老师都在尽心尽力。

严师才能出高徒,请原谅老师的不宽容。

《人民日报》曾发文,《老师不敢批评学生,谁之过?》

文章里面说了这样三句话,印象深刻:

学生做得不对,老师当然要批评,假若是非不分,谈何“教育”?

学生如同树苗,如不及时修枝剪杈,极易长成“歪脖子树”。

大多数老师都是为了孩子好,很多老师的批评是“爱之深、责之切”。

古语云:严师出高徒。

老师之所以成为老师,是因为心怀对“教育”的使命感。

身为老师,最害怕的就是耽误孩子,所以严格管教,从不敢松懈。

谁不想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谁不想学生愿意亲近自己?

但在孩子的教育里,必须要有这样一个“坏人”。

也许老师批评孩子,会伤害孩子的自尊,会让家长心疼,但老师管孩子最严,却爱孩子最深。

老师期待孩子成才变好,才如此出力不讨好,这是传道授业的悖论,更是为人师者的深情。

老师对孩子的心一定是最真诚的,只希望孩子一生走正路,一生幸福。

好的教育,不是一味地满足孩子。

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仅仅供养孩子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

父母管教孩子,老师管教学生,才是真正为了孩子好。

要知道,教育的底色,从来不是绝对的放任和快乐。

正如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所说:“我们教育的主体思路是对孩子不停地让步,给孩子更多的快乐,给孩子更多的游戏时间。天底下哪有这样的教育?”

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孩子还必须管教、必须惩戒。

有句话说得好:校园之外没有温室,长大之后没有儿戏。

现在不严格管教孩子,外面的世界迟早会狠狠地惩罚孩子。

一味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不负责。

家长不护短,教育才有力量;老师不姑息,学生才有未来。

只有家长和老师严格要求,孩子才会有敬畏之心,才能敬畏课堂,敬畏知识,敬畏未来!

家长和老师形成教育合力,才能照亮孩子未来的路。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否则,教育的作用将会受到干扰、削弱,甚至抵消。”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家长和老师最应该形成合力。

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发挥教育功能最大化。

请家长和老师做到:

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正确定位,真诚交流;积极主动,及时沟通;保持理智,坚守底线;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悉心照料,也离不开老师的殷切教导。

我们对孩子的爱,是一样的,我们渴望孩子成才的心,是一样的。

这一路上,家长和老师相遇,本就是一场爱与信任的邂逅。

只有老师和家长相互配合,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孩子才能学得好,走得远,拥有锦绣前程。

相关问答
什么叫信任自己,是不是信任别人也就等于信任自己?
4个回答2022-12-29 17:00
信任别人不等于信任自己。信任自己就是我们平常书信任自己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要自信,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就是信任自己就是信任自己。
信任与不信任
2个回答2022-09-10 01:28
如果他不信任你,这样的爱情不会有结果!因为如果你们结了婚总是相互猜疑,就会为了信任总是吵架!像这样的话,那你的婚姻就毁了!而且看见了你的话,我觉得你男朋友脾气不好,也许他是因为爱你才会这样,但是他的爱...
全文
信任,什么是信任?
1个回答2023-01-28 06:23
那你就试着去相信别人。 别人也会相信你的。
信任!信任!
3个回答2022-12-18 10:18
区别大啦!盲目信任是指在对对方毫无了解的情况下信任对方,体现了信任者的天真和稚嫩。无条件信任是指在对对方十分了解和熟悉的情况下信任对方,体现了信任者的坦荡和真诚。希望对你有帮助!
老师不信任学生,学生怎么信任老师
1个回答2024-02-18 07:48
1、作为老师,就应该和蔼可亲,不能凶巴巴的,整天这是基本的要求,就要放下老师的架子,微笑面对学生,不反感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喜欢和学生交谈,感觉和学生交往很快乐,从心里就喜欢孩子,这样才有可能获...
全文
古时候哪个人信任过哪个人 因为什么事信任来
1个回答2024-03-08 02:07
三国时代刘备对诸葛亮托孤。刘备的蜀国在三国中比较弱小,拍自己死后,儿子刘禅不能胜任治理国家与发展国家的努力。时任蜀国丞相供诸葛亮在军事指挥与治理国家方面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而且在为蜀国建国、强国方面...
全文
信任是什么?真的有信任吗?什么才算信任?
2个回答2022-12-02 15:15
信任是建立在互相以真心相待的基础上的。你付出了多少真心给对方,相应地,你也就可以从对方那里收获到多少程度的信任。有的人是知恩图报的,而有的人也只是表面的一个言语,所以还是需要你找对了人,找准人付出真心...
全文
信任?何为是信任?
1个回答2022-11-10 20:31
不管是在感情方面或者是在现实中事业中信任是不可缺少的!要是做人都没了信任!什么事都做不好的。没了信任,就多了猜疑!没了信任,感情就会变得很勉强!2个人在一起就得信任对方相信对方,那才是最重要的!但绝对...
全文
什么是信任? 什么样才叫信任?
1个回答2022-11-30 12:03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而且也要适当地保持一个度!凡事有度!交真心朋友也一样!重要的是你的内心,你发自内心地把他当作真心朋友他是能感应到的!信任也有很多种,而朋友之间的信任是最需要的!其实你问的什么是信任...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