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面壁典故

2024-01-31 18:25

1个回答

  成语典故大家都知道吧,那成语都有哪些典故呢?下面是我带来的达摩面壁典故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达摩面壁典故

  嵩山五乳峰中峰的上部,离峰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天然石洞,这个石洞高约3米,深约有,米。方方的洞门,正好向阳敞开,冬暖夏凉,空气清爽。洞前有一块紧凑的小草坪,周围浓荫蔽日,不见天空。真是:‘此地无盛夏,空山听鸟鸣”。达摩来到这里,就把这个天然石洞作为他修性坐禅的地方。相传:达摩在这个石洞里,整日面对石壁,盘膝静坐。不说法,不持律,默然终日面壁,双眼闭目,五心朝天,在“明心见性”上下工夫,在思想深处“苦心练魔”。入定后,洞内静若无人,飞乌竟要在达摩的肩膀上筑起巢穴来。什么叫做“入定”呢? “入定”是指坐禅到一定程度,思想高度集中,排除了一切恶念、邪念、难念,外界的一切,对他都没有干扰,这是形容高僧修禅的高度造诣。‘‘开定’’后,他就站起身来,活动一下四肢,锻炼一下身体,待倦怠恢复后继续坐禅。那时达摩的生活内容是:‘‘上班坐禅,困倦打拳,饥饿吃饭”。就这样,入定,开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整整面壁了l0年(或9年),后来成为佛教史上的美谈。达摩在石洞里面壁l0年,当他离开石洞的时候,坐禅对面的那块石头上,竟留下了他面壁姿态的形象,衣褶皱纹,隐约可见,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画像。人们把这块石头称为‘‘达摩面壁影石”,把这个天然石洞称为“达摩面壁洞”。始至今日,遗址犹存。达摩面壁lo年的事迹,为历代人民所敬佩。寺僧们将影石开凿下来,放在寺内,瞻礼供养。明万历年间,人们在面壁洞外边建立了一座双柱单孔的石碑坊,前额刻‘‘默玄处”,后额刻“东来肇迹”。

  达摩的经典造句

  1. 慧可听了达摩的回答,当即豁然大悟,心怀踊跃。

  2. 听闻罗汉十八手为少林南派开山之祖,达摩禅师初创,后经少林历代大师不断吸取各派精华,发展补充完善,成为少林七十二绝艺之一。

  3. 这么跟你说吧,现在空虚是鸿钧老祖,道是达摩祖师,而太上虚悬。

  4. 梁武帝一直追到江边,只看见汹涌彭湃的浪花,却看不到达摩祖师的影子,只得叹了口气,原路返回。

  5. 可惜,如今达摩祖师所创大乘佛法已然没落,而他一时兴起创出的小乘佛法——武禅,却被不屑子孙后辈们发扬光大。

  6. 玄慈禅师是少林寺方丈,无色禅师是少林寺罗汉堂首座,无相禅师是达摩堂首座,三人位望尊崇,寺中僧侣向来只称“老方丈”。

  7. 造化弄人,当年达摩一苇渡江传为佳话,现在自己连一苇都不用就能踏水而行。

  8. (见文公直《碧血丹心大侠传》)据史籍记载,禅宗始祖达摩只传《洗髓经》与《易筋经》,未曾著有《武道》。

  9. 传说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公元五二七年),印度高僧达摩来到嵩山少林寺传授佛教的禅宗,静坐修心,被尊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

  10. 南北朝时期,来华弘法的菩提达摩在少林寺面壁九年弘扬禅法,奠定了少林寺的禅宗祖庭地位。

  11. 释永信不仅达摩杖练得好,软功也十分了得,即使到了四十来岁,左右劈叉也还十分到位。

  12. 正对的地方,塑着一尊达摩祖师像,同其他殿宇一样,像前设有香案,其上香烛、蜡扦码放整齐,香案前摆有三四个蒲团,殿中端立一僧。

  13. 为人刚正不阿,豪爽仗义,若不下山,日后定是少林达摩院首座。

  14. 乃东土禅宗初祖达摩老祖所创,禅宗二祖慧可大师得之于老祖。

  15. 浏览诸多文章,大抵皆言因庙中有“夷人”或“番僧”汪镇烂种下的波罗树,并且点明这个番僧叫做达奚,达摩的小弟弟。

  16. 离开永宁寺,达摩来到几十里外的嵩山少林寺,落迹于此旅迅,终日面壁。

  17. 之誉,乃是魏孝文帝孝昌三年为安顿印度僧人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传授禅法而辟。

  18. 如果说达摩困漏面壁九年,在石洞中留下身影是一场修行。

  19. 有宋代创建的初祖庵,庵后五乳峰上有达摩洞,传为禅宗禄祖菩提达摩面壁九年处。

  20. 此外由达摩而慧可、僧璨、道信、弘忍以至惠能次第传承六代。

  21. 创作的过程中,他又将75首禅宗诗词,189句禅诗选句、名言,216方钤印加入作品中,和达摩像一起组成了扇面图案。

  22. 35年后,印度高僧达摩到少林寺传授佛教禅宗,面壁九年,中间编成。

  23. 孔夫子读书“发奋忘食”,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达摩祖师“面壁九年”,我们要学习他们这种求学问的精神。

  24. 老人抬起头仔细端详达摩,见他身材魁梧,举止坦然,形象端庄,仪表非凡,便顺手抽出一根芦苇递给他。

  25. 亭前有千枝柏两株,枝条层层弯垂,棚架于27级的垂带式台阶上,把达摩亭的景色点缀得分外请幽。

  26. 北魏孝昌三年,印度高僧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在少室山五乳峰一天然石洞面壁九年,首传禅宗。

  27. 在加上玄慈和尚多般维护,就连达摩院的玄寂和尚都拿他没有办法。

  28. 清江大师在上首法座上坐定,面前达摩院、罗汉堂、戒律院首座,维那,监寺,知客,书记,依次排立东西两班。

  29. 近3个小时后,手术完毕,医生通过造影检查,发现“短路”盗血现象消失,张先生终于摆脱了高悬颅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相关问答
介绍达摩面壁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1 07:29
“达摩面壁”的传说 小朋友,在嵩山少林寺后面有一个天然的石洞,洞里有一片空地,据说是从印度的大和尚达摩修心养性的地方。 达摩每天坐在这里面对石壁,紧闭双眼,不讲经也不说法,只是专心修性,日子长了...
全文
达摩面壁的相关诗词
1个回答2024-02-14 03:01
清顾嗣立《面壁石》诗云: 一石独亭亭,中藏初祖形。千年神气在,何用著丹青。清道光年间,元吉在少林寺看罢达摩面壁影石以后,深有所感,随挥笔写了一首《面壁石赞》: 少林一块石,都道是个人。 分明是个人...
全文
达摩面壁十年的地方是哪里?达摩面壁,是不是禅宗的起源?
1个回答2024-02-04 22:53
达摩面壁十年的地方:在嵩山。禅宗的起源:“六祖坛经”有讲。
达摩祖师面壁十年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9 19:37
“达摩面壁”的传说 小朋友,在嵩山少林寺后面有一个天然的石洞,洞里有一片空地,据说是从印度的大和尚达摩修心养性的地方。 达摩每天坐在这里面对石壁,紧闭双眼,不讲经也不说法,只是专心修性,日子长了...
全文
达摩面壁悟出的四句话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7 09:44
达摩面壁悟出的四句话如下: 达摩面壁九年悟出四句是: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外息诸缘”,外界一切环境都要丢掉,我们学佛修证不成功,就是这一句话做不到。我们的心都是攀缘心,这件...
全文
达摩祖师面壁十年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2 00:40
“达摩面壁”的传说 小朋友,在嵩山少林寺后面有一个天然的石洞,洞里有一片空地,据说是从印度的大和尚达摩修心养性的地方。 达摩每天坐在这里面对石壁,紧闭双眼,不讲经也不说法,只是专心修性,日子...
全文
达摩面壁悟出的四句话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6 23:35
达摩面壁悟出的四句话是: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菩提达摩大师是中国禅宗的奠定者,而奠基不仅仅是建立了一个宗派,且必然具有他自己的思想宗旨和修行法门作为这一宗派和另一宗派的区别。...
全文
达摩面壁的评价
1个回答2024-02-17 21:16
溶洞一块石,都道是个人。 分明是个人,分明是个石。 石何石?面壁石。 人何人?面壁佛。 王孙面壁九年经, 九年面壁祖佛成。 祖佛成,空全身。 全身精入石,灵石肖全形。 一石独亭亭,中藏初祖形。 千...
全文
达摩面壁典故
1个回答2023-10-28 11:35
有图,达摩枝拆面虚搭握差庆壁,张砚钧作品。 张砚钧画达摩面壁
达摩面壁九年,到底是为什么?
2个回答2023-01-18 12:25
如果他的壁为石头所制并摸上白色,那是为了美白,如果壁为木材所制,那是为了验证此壁有多牢,如果壁为铁说制,那是为了考验心灵相吸的穿透能力. 第一年他想"人人都可为的,那就失去了意义" 第二年他想"已经有...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