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头战象你读懂了什么?

2024-01-30 16:15

1个回答

感动——读《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

象性格温顺,是人们的伙伴,但它只是动物。不过, 在读了《最后一头战象》这本书后却让我感受到,动物身上也有着人类的情感。

课文讲述了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一头大象——嘎羧。它自知生命大限以至,便重披象鞍,到江滩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它来到埋葬自己战友们的“百象冢”旁挖了一个坑,庄重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这是一头“怀旧”的战象。嘎羧原本是得去祖祖辈辈留下的象冢长眠的,但它没有.我想它一定是无法割舍战争时光,无法忘记战友们。它告诉我们历史不能重演,而历史也不能忘记。

这是一头“纯洁”的战象。嘎羧的心里,不是对功名的渴望,不是对自己战绩的骄傲自豪,而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是慈爱的波农丁,是善良的乡亲们,是它久久渴望的和平与安宁.的确,没有什么可以做到永恒,但是,我们必须要守护自己最珍惜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心灵的净土.嘎羧比我们更早懂得这一点,因此,它二十六年来一直怀有纯洁的心.在它那为所有人动容的壮举面前,我们都是那么渺小.

这也是一头 “忠诚”的战象。“忠诚”是因为它临死时重披象鞍,它希望自己是最后一头战象,希望这个世界永远和平。当我读到课文中的这句话,“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从中我读懂了象鞍上记载着凝重的历史,记载着嘎羧的忠诚,垂暮的英雄,博大的胸怀仍在!

读了这篇课文,令人回味无穷,促人深省,动物尚且有如此的高尚情怀,我们人类是否应该有更深的感悟呢?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

《最后一头战象》这本书讲的是:作者沈石溪在西双版纳打仗时,是当象骑兵(骑象打仗的兵),当时全部象骑兵全体阵亡,只剩下他与他的象,他们离开战场,他的象是他最知心的朋友。找到了一座村寨,在里面发生许多有趣的事``````有时关乎生命,也有时只关乎自己的脾气,但最后战象死了。

读了这本书我的感触很深,我知道能交一个知心朋友,多么不容易,这个朋友与他出生入死,一起过了许多磨难,才终究在一起。我明白了自己努力得到的东西一定要珍惜。我还明白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不管什么人,什么东西,也是终究要离开你的。

《最后一头战象》更让我知道了动物虽然不会说人话,但他们却是是有感情的东西,从这本书中我对动物的看法也有些改变,特别是象,我对象的感觉是,它有思维,特别聪明,所以我现在开始喜欢象了。

读了《最后一头战象》,我的感触很多。

相关问答
不懂事的小象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01:12
1 不懂事的小...
全文
孩子懂事是好现象吗?
1个回答2024-01-28 00:48
懂事的孩子都是让人心疼的,一般情况下孩子懂事都可能是由于家庭的不幸造成的,不过宝妈一定要注意克制自己不能因为这种情况给孩子过多不正确的引导,要积极乐观,这样才能影响自己的孩子让他的心理也健康发展。
你怎么看待有些人不懂装懂的现象?
4个回答2022-12-14 20:06
这是不虚心的表现,知道一知半解就去卖弄,说明虚荣心较强,这是骨子里做事不扎实的表现。
小学生想象作文:假如我能听懂动物的语言
1个回答2024-01-19 01:44
假如我能听懂动物的语言 一天我和几个朋友在森林里打猎,我们在一只大老虎的口中救出了一只小鸟。它为了感谢我们,给了我们几粒小药丸和几件黑、蓝、白相间的作战服。 我们吃了这了这颗药丸后,居然听懂了鸟...
全文
大象和他的长鼻子读完故事我懂得了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20 16:35
一、大象把自己的缺点变成了自己的生存之宝。 二、它先学会用鼻子吸水,只要自己站在河边上,把长长的鼻子往河中一伸,就很容易吸到河中的水;大象还用长鼻子去卷树枝,拔树干,作为自己的食物,由于鼻子又长...
全文
易经中的卦象,你懂吗
2个回答2022-09-27 20:26
卦象有形象和意象,如何选取这与所问的事和断事的直觉来选。
有些抽象画我怎么看不懂
4个回答2023-04-27 03:05
凭感觉去看,本来抽象画本来就是一种抽象的表达,作者要表达不是一种东西的造型,而是凭着感觉去作画,表达他们的情绪,情感和内心感受
古人因不懂科学不能解释自然现象的神话故事
1个回答2024-02-10 06:33
比如:《两小儿辩斗》
我会写童话如果有一天你能听懂小鸟的语言了会发生什么事呢快快发挥你的想象力
1个回答2024-01-18 11:07
我家住房面片树林春树林风丽柳暗花明派机勃勃景象群鸟树林欢闹著飞飞自由自快 我听歌鸟离窗户远根树枝唧唧喳喳叫停声音清脆极听 我听同讲物能听懂於我试著跟说几句:「鸟想要听S.H.E歌啊 ?? 要转世听...
全文
电影往往给我们一种假象,任何人都看得懂,为什么
1个回答2024-01-25 09:27
电影业都是为了赚钱,走的都是能够吸引观众眼球的套路,很多时候导演会根据观众的需求或者猜测来拍剧情,所以好多时候会出现你说的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