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身退形容的是什么人

2024-01-29 19:58

1个回答

形容功业成就后,就退休物咐归隐的人。

功成身退该成语最早出现在《老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成语寓意——

俗话说:“有功而能谦者豫,有才而恃显者辱。”懂得韬光养晦,是一种处世智慧。功成身退之人的做法是保全之术,越是富贵越要保持低调,与人为善,让整个社会友租都接纳和爱戴,这样才能够保全富贵荣誉和身家性命。一个人如果位高权重还仗势凌人的话, 自然会引来祸端。这种人通常是一朝得势便得意忘形,仁义尽丧,专权纳贿,肆意骄横,嚣张跋扈,一时间炙手可热,最后是人怒天怨,身败名裂,这正应了那句话“多行不义必自毙”。

人物实例——范蠡

范蠡是春秋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罩告纯家。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早年因不满楚国的黑暗,在越王勾践穷途末路的时候,投奔越国。他向勾践说出了“吴必败,越必兴”的断言,谏言越王屈身吴国,等待时机。范蠡被封为上大夫后,陪着勾践在吴国为奴三年,三年后归国,忍辱负重,厉兵秣马,最终辅助勾践二十年后灭掉吴国。

灭吴后,范蠡和文种都立有大功,范蠡懂得这个道理,功成身退,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而文种则贪恋权位,对时局认识不足,结果落得饮剑身亡。由此可见,急流勇退,不失为英雄。 范蠡辗转来到齐国,在海边居住,耕作捕鱼,很快就积累千万家产,但他都分给乡里,齐王听说他后,让他当齐国相国,他当了三年后说:“一介布衣,身居高位,不是吉兆,于是再辞官归隐”,之后范蠡来到宋国陶邑,在这里经商,没过几年又成为巨富,成为陶朱公。后人尊称范蠡为“商圣”。

相关问答
中国历史上,功成身退、全身而退,最成功的例子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4-17 06:36
中国历史上,功成身退、全身而退,最成功的是:范蠡、张良。 范蠡「Fàn Lǐ」(前536-前448年)   字少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 公元前四九六年前后入越...
全文
功成身退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2 11:50
功成身退 ( gōng chéng shēn tuì ) 解 释 身:自身,自己。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做官或复出。 出 处 先秦·李耳《老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用 法 连...
全文
以退为进而成功的名人故事
1个回答2024-02-12 16:35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勾践。 关于以退为进不知你闭胡备是怎么理解做察?成功又是怎么理解?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
全文
“功身自退”是什么意思?是成语吗?
1个回答2022-09-25 18:46
是“功成身退”。
类似功成身退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15 08:29
功成身退 [gōng chéng shēn tuì] 基本释义身:自身,自己。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出 处《老子》第九章:“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近义词知难而退 急流勇退
以退为进而成功的名人故事?
1个回答2024-03-08 17:49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勾践。 关于以退为进不知你是怎么理解?成功又是怎么理解?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全文
那些从大学退学的成功企业家应该分享他们的成功故事吗?
1个回答2024-02-27 04:33
不是每一人大学退学的人都能成功,成功的只是个例。他们应该分享的是成功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因为退学而成功这一表面现象。本质上退学和成功没有任何关系。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重要人物做到了功成身退的?
1个回答2022-09-16 22:25
吴用,孙膑,刘伯温
历代功成名遂身退的人物?
1个回答2024-04-03 17:16
李斯,白起,萧何,周亚夫,许攸,荀彧,荀攸,陆逊……几乎历朝都有
外国人功成身退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4-17 14:31
◎华盛顿,功成身退的建国之父 也许,按照“常理”,功成名就的华盛顿理所应当的应该成为这个新生国家的皇帝或国王。但民主思想根深蒂固的华盛顿偏偏打破了这个“常理”,在胜利之后交出了令多少人垂涎欲滴...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