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笔从戎的梗概

2024-01-27 20:16

梗概哦1111
1个回答
  1、故事梗概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是徐县令班彪的小儿子。为人有远大志向,不拘小节。但在家孝顺父母,常干辛苦的事,不以劳动为耻辱。能言善辩,粗览历史典籍。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跟到洛阳。家里穷,常给官府雇佣抄书来养家。长期的劳苦,(班超)曾经停下活,扔笔感叹:“大丈夫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应该模仿傅介子、张骞立功在异地,以得了封侯,怎么能长期在笔砚间忙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人物怎么能了解壮烈之士的志向呢?”后来他奉命出使西域,最终立下了功劳,终于封了侯。

  2、词语信息

  【投笔从戎】:tóu bǐ cóng róng

  【解释】:东汉班超家境穷困,在官府做抄写工作,曾经掷笔长叹说,大丈夫应当在边疆为国立功,像傅介子张骞一样,哪能老在笔砚之间讨生活呢!戎:军队;从戎:从军,参军。

  【示例】:他象同世交子弟闲话一样,问了问贺人龙的家庭情形,“~”的经过。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灯谜】:秀才当兵:投笔从戎
相关问答
投笔从戎的梗概
1个回答2022-09-03 01:09
投笔从戎 ( tóu bǐ cóng róng ) 解 释 :投:扔掉。指弃文从武,投身疆场,为国立功,施展抱负 “投笔从戎”讲的是东汉的班超的故事,后来用于形容文人从军、弃文就武。 出 处: ...
全文
投笔从戎故事概括?
1个回答2024-02-07 07:05
班超是东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的时候,写着写着,突然觉得很闷,忍不住站起来,丢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
全文
“投笔从戎”是谁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1-23 16:53
【历史典故】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是徐县令班彪的小儿子。为人有远大志向,不拘小节。但在家孝顺父母,常干辛苦的事,不以劳动为耻辱。能言善辩,粗览历史典籍。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
全文
投笔从戎的故事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3 22:05
版本一:   班超是东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 公元62年(汉明帝永平五年),班固被明帝刘庄召到洛阳,做了一名校书郎,班超和他的母亲也跟着去了。当时,因家境并不富裕...
全文
投笔从戎典故
1个回答2024-01-24 02:57
成语“投笔从戎”意即弃文从武,放下笔杆参军,这典故就出在西域名将班超身上。 班超(公元前32—102年),东汉扶风平陵人(今陕西兴平县境内)。因为家境贫寒,为了维持生计,只好给官府做些抄抄写写...
全文
投笔从戎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5 10:37
班超是东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的时候,写着写着,突然觉得很闷,忍不住站起来,丢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
全文
投笔从戎故事简介
1个回答2024-01-29 12:03
东汉班超家境穷困,在官府做抄写工作,曾经掷笔长叹说,大丈夫应当在边疆为国立功,像傅介子张骞一样,哪能老在笔砚之间讨生活? 故事原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全文
关于投笔从戎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30 21:26
主角是班超 具体见下: 班超是东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的时候,写着写着,突然觉得很闷,忍不住站起来,丢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
全文
“投笔从戎”的成语典故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27 02:20
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班超传》。   班超,字仲升,东汉扶风郡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县西北)人。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肯动脑筋,能言善辩,读了不少书。班超的父亲班彪,哥哥班固,都是非常有名的历史学家,著...
全文
成语投笔从戎?
1个回答2024-02-29 07:57
投笔从戎 [tóu bǐ cóng róng] 出处 东汉时的班超扔掉手中的笔决心去边疆从军打仗;建立功业。见《后汉书·班超传》。 释义 从戎:从军,参军。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