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责任担当的故事简短?

2024-01-12 15:29

1个回答

1028年,范仲淹服丧结束。经过晏殊的推荐,他荣升秘阁校理——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校勘和整理.秘阁设在京师宫城的崇文殿中.秘阁校理之职,实际上属于皇上的文学侍从。 三年之后,任右司谏.有了言官的身份,他上书言事更无所畏惧了。

1033年,京东和江淮一带大旱,又闹蝗灾,为了安定民心,范仲淹奏请仁宗马上派人前去救灾,仁宗不予理会,他便质问仁宗:“如果宫廷之中半日停食,陛下该当如何?”仁宗惊然惭悟,就让范仲淹前去贩灾。他归来时,还带回几把灾民充饥的野草,送给了仁宗。

范仲淹看到宰相吕夷简广开后门,滥用私人,朝中腐败不堪。范仲淹根据调查,绘制了一张“百官图”,呈给仁宗。他指着图中开列的众官调升情况,对宰相用人制度提出尖锐的批评。

范仲淹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犯言直谏,乃至多次被谗受贬,却至死不悔,“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相关问答
范仲淹负责任的故事
2个回答2022-07-15 19:06
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朱家是长山的富户,但他为了励志,常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读书,晨夕之间.便就读讽诵,给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碗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
全文
孩子被淹死在河里,这个责任应该由谁承担?
1个回答2024-03-10 06:33
那父母就痛苦了。希望每个孩子。都健健康康的。不要到水里去玩
范仲淹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14:41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赖。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
全文
范仲淹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25 16:42
1.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范仲淹中了进士,得到真宗赵恒的接见,还荣赴了御赐的宴席。在此后的几十年间,范仲淹政绩斐然,如安抚江淮的蝗灾、修建“范公堤”等,但由于喜欢给高层“挑刺”,仕途就像...
全文
范仲淹的诗句
1个回答2024-01-24 11:09
宋代范仲淹的诗句: 1、渔家傲·秋思 原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全文
读了范仲淹的故事,你会想到什么?
1个回答2024-01-20 03:43
  这一周学习了第十六课>以后,受到很大的启发,特别是他写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 不但 让我理解了内容 ,而且让我知道了做人的道理, 给了我极大的教育。范仲淹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
全文
范仲淹的小故事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2 05:00
1、断齑划粥 范仲淹小的时候生活贫困,但是他依然坚持向学。在随母亲改嫁之后,范仲淹为了学习,搬到了寺庙之中。范仲淹此时的生活清贫无比,每日只煮一锅粥,将粥分成四块,早晚分食两块。他吃粥只就一点咸菜...
全文
范仲淹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1 03:53
范仲淹的故事如下: 范仲淹两岁时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没有依靠,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长大后,知道出身家世,感动哭着辞别母亲,离开到南都,进入学堂。不分日夜刻苦学习,五年不曾解开衣服好好睡觉,常常发昏...
全文
读范仲淹的故事有感
1个回答2024-02-15 09:14
读了>以后,受到很大的启发,特别是他写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不但让我理解了内容,而且让我知道了做人的道理,给了我极大的教育。 范仲淹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通过艰苦奋斗、刻...
全文
范仲淹有几个孩子?
1个回答2024-02-21 01:11
子辈长子范纯祐字天成,范仲淹长子,历任监主簿、司竹监。次子范纯仁字尧夫,中皇祐元年进士及第,官职北宋宰相。第三子范纯礼字彝叟,历任河南府判官、吏部郎中、礼部尚书等职。第四子范纯粹字德孺,官至户部侍郎...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