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的故事》中隆冬腊月,滴水成冰,宋濂为什么连夜抄书?

2024-01-11 09:07

1个回答

要解释在滴水成冰的隆冬腊月时节,宋濂为什么要连夜抄书。可以在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找到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初宋濂送给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的文章。在这篇赠言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原文节选如下: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翻译如下: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读书。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

从文中可以看到,宋濂是因为家里穷,买不起书,只能向人借书。但是借书要有约定的时间,到了指定的日期就必须要归还,为了能把书中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宋濂只能用手去抄写,而且指定的日期也快要到了,无奈之下只能赶时间,连夜抄写。当时宋濂穷,书都买不起,更买不起暖棉被棉袄,只能挨冻抄写。到了指定日期后,宋濂把借的书准时还给人家,积攒了准时守信的好名声,因此很多人都肯借书给他看了。

相关问答
《宋濂的故事》中隆冬腊月,滴水成冰,宋濂为什么连夜抄书?
1个回答2024-01-13 15:48
因为宋濂家里贫穷,但他又怕没书好看,于是借于藏书之家,为了能遍观全书,以及拥有藏书,于是在天大寒情况下手自笔录,也是遵守诚信的表现
宋濂抄书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04 16:39
就是做人要有信用。 大概的典故: 宋濂是元末明初人,家贫,好多书。于是找人借书看,每次都会按照约定日期克日奉还。一次实在没看完,他就连夜抄书,依然坚守约定。
宋濂的抄书的故事主要内容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5 10:41
主要内容: 宋濂小时侯,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
全文
《明史 宋濂传》中的宋濂有什么品格?
1个回答2024-06-04 03:18
宋濂是明初有大名的学者,号称明朝开国文臣之首,他为人忠直有气节,决不拍马屁,做人品格很高。也很清高。
宋濂抄书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2-04 18:10
“宋濂抄书”是指宋濂在幼年时丧失了视力,但他并不气馁,而是用墨水和纸做成了一个抄书机,通过用笔在纸上勾勒出字来阅读。他每天花费大量时间来阅读和写作,最终成为了一位优秀的作家。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
全文
《明史,宋濂传》中宋濂具有怎样的品格?
1个回答2024-04-13 17:31
宋廉看到好书就连夜抄书,而且,宋廉借过的书每本都是干干净净,不卷不折,每一本都很平整,每一本书都有借有还。所以,书主人都愿意把书借给宋廉,宋廉才得以博览群书,并能得到名师指导。一次,宋廉看到了好书,就...
全文
宋濂好学
1个回答2024-01-29 11:26
  原文   余幼时即嗜[1]学。家贫,无从[2]致书[3]以观,每假[4]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5]。录毕,走[6]送之,不敢稍逾约[7]。以是人多...
全文
宋濂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9 14:39
宋濂小时侯小时候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
全文
关于宋濂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5 15:36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姑且不论他的其他著述,单一部《元史》就足以为他赢得至高的尊荣。毫无疑问地,宋濂是明太祖朱元璋最为倚重的文化重臣,也因此受聘为文学顾问。朱元璋...
全文
关于宋濂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1 05:02
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