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旗亭画璧”这个成语,它有何典故?

2024-01-10 21:55

本人在阅读唐诗时偶遇此词,百思不得其解,望高人指教。
1个回答
《集异记》有一则故事很生动,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王之涣条中也摘引,转录如下,可略窥当时的风气。
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时风尘未偶而游处略同。一日天寒微雪,三诗人共诣旗亭,贳酒小饮。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宴,三诗人因避席隈映,拥炉火以观焉。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奢华艳曳,都治颇极,旋则奏乐,皆当时之名部也。
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入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俄而一伶拊节而唱,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昌龄则引手画璧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之曰:"开奁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 适则引手画璧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曰:"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昌龄则又引手画壁曰:"二绝句。"之涣自以得名已久,因谓诸人曰:"此辈皆潦倒乐宫,所唱皆巴人下俚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因指诸妓之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脱是吾诗,子等当须列拜床下,奉吾为师。"因欢笑而俟之。须臾次至双环发声,则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涣即揶揄二子曰:"田舍汉,我岂妄哉。"因大谐笑。
诸伶不喻其故,皆起诣曰:"不知诸郎君何此欢噱?"昌龄等因话其事。诸伶竞拜曰:"俗眼不识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三子从之,欢醉竟日。
相关问答
旗亭画壁的意思
1个回答2023-02-02 06:20
dagKMB
旗亭画壁的成语解释
1个回答2024-02-10 19:45
盛世体现 旗亭画壁是个故事,鲜明地体现了唐代配乐歌唱的乐府、声诗并著的局面。
成语 旗亭画壁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11 09:06
 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王之涣(688—742),山西并州人。他的诗善于描绘边塞风光,意境开阔,风格雄浑。传说他与王昌龄、高适时相唱和,在东都洛阳留下了一段“旗亭画壁”的传奇故事。 ...
全文
成语 旗亭画壁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12 01:05
 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王之涣(688—742),山西并州人。他的诗善于描绘边塞风光,意境开阔,风格雄浑。传说他与王昌龄、高适时相唱和,在东都洛阳留下了一段“旗亭画壁”的传奇故事。 传说...
全文
白敬亭是满族什么旗?
1个回答2022-11-25 17:48
白敬亭是满族正白旗。 据了解白敬亭祖上属于满族巴岳特氏,如今这个家族的后人主要分布在辽阳、锦州、沈阳等地,大多数后代人姓白,也有的姓巴。白敬亭这一代姓白,满族人,也是北京人,很多人觉得他应该有一个...
全文
“旗亭画壁”介绍。
1个回答2024-01-09 05:12
【旗亭画壁】这个典故,说的是关于著名诗人王昌龄、王之涣、高适3人的在旗亭(一个酒家),通过听歌女唱歌中谁的诗词作品更多,而比较相互间谁的作品更好,这样一个故事 作为成语,表示作品阳春白雪,给人印象深...
全文
鹤唳华亭白璧微瑕啥意思?
2个回答2023-10-18 10:25
【解释】:洁白的玉上有些拍茄孝小斑点。比喻袭稿很好的人或物有些小缺点,美中不足。 【出自】: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 【示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纳宴,然而这小毛...
全文
求问49“亭亭玉立”中的“亭亭”可否写成“婷婷”
2个回答2022-12-08 23:27
“亭”的本义是“古代道旁供行人停留食宿的公房”,后引申出“直立”义。重叠形式“亭亭”则用来形容“高耸直立的样子”。例如:汉代刘桢在《赠从弟》中说:“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晋代傅玄在《短歌行》中说...
全文
旗亭讴诗中得齐梁之风的意思
2个回答2023-02-02 06:20
齐梁体,是南朝齐、梁时代出现的一种诗风。在此期间,诗歌内容多以吟咏风云、月露,题材狭窄;形式上,多追求音律精细,对偶工整,辞藻巧艳。
求戚顾:千里追欢(旗亭)完整版~
1个回答2022-08-28 23:07
已发送,希望亲喜欢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