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第三十七,三十八回中对三顾茅庐的故事有非常详细的描写,它与课文(三国志中的隆中对)有

2024-01-10 03:48

《三国演义》中第三十七,三十八回中对三顾茅庐的故事有非常详细的描写,它与课文(三国志中的隆中对)有哪些不同点?... 《三国演义》中第三十七,三十八回中对三顾茅庐的故事有非常详细的描写,它与课文(三国志中的隆中对)有哪些不同点? 展开
1个回答
这个好说,不过要详细的你还得自己去查书,三国志一般是西晋陈寿写的,他比三国演义早了很多,与三国时代最接近,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则是以各地流传为主,经他整合。

《三国演义》是小说,进行了艺术加工,故事情节曲折生动,用刘备的礼贤下士,来烘托神仙似的人物——诸葛亮;而《三国志》是史书,作者只用“反三往,乃见”五个字一笔带过。《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三国演义》采用的是“依史以演义”的独特文学样式,也就是三顾茅庐的故事是依照《隆中对》来展开描述的。《三国演义》里面写刘备三顾茅庐要比三国志要生动的多,而且细节上更能突出人物的性格和刘备爱贤才之心,三国演义里面主要内容是根据三国志写的,但为了更能表现诸葛亮的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罗贯中有添加了一些细节,如亮乃一耕夫耳,安敢谈天下事?;西川五十四州之图;亮夜观天象等来表现诸葛亮的谦虚,军事才略,对天文的了解。。这样描写就更加贴近刘备的苦心是值得的,总之三国演义是从细节上描写人物,三国志是概括人物性格。

上面是网上的下面谈谈我自己的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隆中对大致相同,三国志只是介绍隆中对,对于刘备的三顾茅庐就只有一句,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而后的孔明嘱咐诸葛均和刘备谢礼送金银都没提到,简单地说三国志就是一段话,三国演义就是这段话编出来的,就好比小学生扩展句子一样。

纯属个人见解,如有意私聊,在下对三国还算了解。
相关问答
三顾茅庐的故事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什么区别?
1个回答2024-03-18 01:00
1:类别不同:《三国志》是纪实的史书,而《三国演义》是杜撰的小说。 2:作者不一样:《三国志》作者是西晋的陈寿,《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 3:创作时间不同:《三国志》创作于公元280-290...
全文
《三国演义》中第三十七,三十八回中对三顾茅庐的故事有非常详细的描写,它与课文(三国志中的隆中对)有
1个回答2022-10-03 04:46
三国志上刘备每次去都见了诸葛亮,三分天下之计是慢慢商讨出来的;诸葛亮的加入也没有这么费事; 演义上是很难得最后一次才见到,而且诸葛亮是被刘备跪求出山的。
刘备三顾茅庐和《隆中对》的故事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0 12:18
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他向刘备提出了夺取荆(今湖南、湖北)、益(今四川),外结好孙权,内革新政治,积蓄力量,准备条件,统一全国的建议,即著名的《隆中对》。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
三顾茅庐的顾是什么意思,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1-10 13:32
顾:拜访 成语来源于汉末刘备去襄阳古隆中,聘请诸葛亮的故事。后来被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三顾茅庐》中的茅庐在哪里?
1个回答2023-12-17 01:53
大概范围是在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到湖北襄阳这一带。 因为诸葛亮传明确写了“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都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
全文
课文是三顾茅庐
2个回答2022-06-08 15:26
为嫌为得,以德服人
三顾茅庐里的茅庐指的是什么三顾茅庐又指的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1-22 12:08
三顾茅庐里的茅庐指的是草房,三顾茅庐又指的是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 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汉末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
全文
三顾茅庐第二顾内容
1个回答2023-06-24 03:32
见到诸葛均了
三顾茅庐英文
1个回答2024-02-07 00:40
三顾茅滚散庐英文腔租是大圆氏Three visits to cottage,也可以写作Three Visits;Three Visits to the Thatched Cottage;Make t...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