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2024-01-07 21:34

1个回答
人类三至六岁期间统称为幼儿时期,相对于其他时期,人类在幼儿时期身心、思维的发展和成长更为迅速和显著。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密切,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幼儿时期是同步进行的,因此,幼儿时期是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成型的最佳时期和最重要时期,在个体一生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口语表达能力的能力又是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中心环节。因此,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宽松的交流氛围,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幼儿;表达能力;口语;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工具,是信息的主要载体,对人类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具备优秀的语言能力对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期是语言能力发展与成型最关键的时期,而口语能力的培养又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交流都必须通过口语表达来完成,老师的教学过程也必须通过口语表达来实现。但是,语言能力的培养过程有相对枯燥和抽象,因此,如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接受能力,满足幼儿成长的需要,使幼儿充分实现"敢说,爱说,能说",是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首要任务。
  一、幼儿时期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优势
  首先,幼儿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与一、二年级入学儿童相比差距并不大,而且在幼儿时期,幼儿对外部事物表现出更浓厚的兴趣,也更有意愿去模仿和学习,因此,刚入学儿童学习的知道在幼儿时期也是可以接受的。
  其次,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过程中,环境和氛围比较自由和宽松,没有固定的学习任务,学习方式轻松活泼,容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同事,老师有可以寻找最适合幼儿的教学方法对幼儿进行教学和训练,尽可能的因材施教,为进入小学学习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再次,在幼儿阶段,幼儿在语言能力的学习过程中心态是轻松的,童言无忌,因此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大,在学习时心态不会紧张,把学习的过程看成一种娱乐的过程,通过语言的交流和学习获得乐趣,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产生良好的影响。
  二、如何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的复杂的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过往的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发展新的理念和方法来进行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工作,努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 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
  对于幼儿来说,第一印象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与幼儿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幼儿对语言的学习与所处周围现实的人、物及自然与社会现象紧密相关,通过感官的感知获取各种信息进行学习。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是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积极性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是应尽可能的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活泼的语言学习环境,使他们想说、敢说、愿说。幼儿刚入院时,由于环境的变化,幼儿的情绪很不稳定,缺乏安全感,可能导致幼儿变得孤僻,容易脱离群体之外。此时,教师应该善于发现问题,把握幼儿的心理,多与他们亲近、沟通,让他们逐渐融入园内的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有些幼儿的表现欲很强,想说、愿说,但是羞于表达,缺乏自信,不敢说,怕说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耐听的倾听他们的回答,鼓励他们多想一想,多说一说,让他们放下心里包袱,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对于那些性格相对内向的幼儿,教师应该为他们创造平等对话的机会,尊重他们的人格,寻找合适的话题以他们一对一的谈天,耐心的倾听他们的心声,这是,幼儿就愿意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并且对他们点点滴滴的进步给予表扬,犯错时进行耐心的教导,一个抚摸,一个微笑都是打开幼儿心门的钥匙。
  2.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
  语言表达信息主要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分析获得,因此,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必须与认知能力的提高相结合。幼儿对事物的认知主要是通过周围环境对感官的刺激获得的,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幼儿观察和倾听的意愿,从而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教师在可以有计划的安排幼儿对周围环境进行观察,并且进行讲解和启发,进行实践教学,给幼儿创造条件,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如:带领幼儿春游时,让幼儿对自然环境环境进行观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启发,发现树木、花朵、温度的变化,总结春天的特点。此时,幼儿很愿意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勇敢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帮助他们树立勇于表达自己的信心。
  传统教学也是提高幼儿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要改进教学方式,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大多是注入式,让幼儿学习和背诵儿歌、诗歌、寓言故事等文学作品,这样只能死记硬背,过程枯燥乏味,缺少给幼儿自己自由思考和发挥的空间,容易打消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比如在教室内设置图书角,鼓励幼儿通过自主阅读获取更丰富多样的知识;也可以在教室内设置科学角,种植一些花草,让幼儿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这样通过多种形式,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在培养幼儿的语言交流能力时既要培养幼儿的语言模仿能力,也要让幼儿学会举一反三,在原有的语言规范基础上填换新的内容,表达新的意思。另外,在语言教学活动中要采取综合的教学手段,让幼儿亲身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如在讲故事时让幼儿扮演其中的角色,身临其境,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关问答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修养
1个回答2024-02-04 17:46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心得体会
1个回答2024-01-18 12:23
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虽然不一定完全对,但也有一定的道理,一个人的性格是在很小的时候开始形成的,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好的性格,父母从小应该怎样培养呢?下面的一些巧虎好性格故事馆 或许可以供各位家长参...
全文
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很重要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1-24 13:08
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虽然不一定完全对,但也有一定的道理,一个人的性格是在很小的时候开始形成的,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好的性格,父母从小应该怎样培养呢?下面的一些巧虎好性格故事馆 或许可以供各位家长参...
全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性格
1个回答2024-01-24 20:54
一个人的儿童和少年时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因为在这个年龄阶段,其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还未定型性格发展有较大的可塑性,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优良的性格习惯是比较容易的。相反,这个时期如果养成些不良的性格...
全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性格
1个回答2024-01-31 05:00
一个人的儿童和少年时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因为在这个年龄阶段,其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还未定型性格发展有较大的可塑性,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优良的性格习惯是比较容易的。相反,这个时期如果养成些不良的性格...
全文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啊?
1个回答2024-02-12 18:03
孩子的性格有50%来自遗传:婴儿的性格都是千奇百怪的,有的在动作上可能快点,有的可能慢点,有时跟父母的 遗传也是有关系的。 家庭为性格打上最初的烙印:俗话说“三岁定终生”,这主要是指孩子的情绪管理...
全文
怎么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1个回答2024-02-19 04:45
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虽然不一定完全对,但也有一定的道理,一个人的性格是在很小的时候开始形成的,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好的性格,父母从小应该怎样培养呢?下面的一些巧虎好性格故事馆 或许可以供各位家长参...
全文
中学生应该怎样培养良好的品格
1个回答2024-02-27 06:19
当代中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表现出的种种现象令人堪忧,脏话随口而出,厌学队伍日渐扩大,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针对我所在班级学生现状;部分学生白天上课爱说话,搞小动作,部分学生看热闹,部分学生看小...
全文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应变能力
1个回答2024-02-16 20:23
应变能力差反映了孩子对事情不够笃定。一般来说,当我们做一件事的时候,会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接下去应该怎么做。比如人家骂你,不管他骂的是什么内容,你都可以立即回应,而且还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在于什...
全文
如何培养良好的品行
1个回答2024-02-18 08:03
学生良好品行习惯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改进德育的重要方面。学生的品行习惯养成如何是德育教育成果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品行好坏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学生良好品行教育、养成是小学德育的中心环节,是《品...
全文
热门问答